
三星已經宣布了其將量產采用新一代3D垂直閃存(V-NAND)的固態硬盤驅動器。與傳統的NAND存儲芯片相比,V-NAND閃存的讀寫速度都要快上1倍、使用壽命達10倍、而能耗亦少了50%。目前,3D芯片所能提供的存儲密度,仍與傳統的2D結構相同。但在2D結構遇到發展瓶頸時,3D結構就能夠更多數量級的額外存儲密度。
節能的同時,3D V-NAND Flash的存取速度,比傳統的NAND芯片都要快上兩倍。
閃存是二十一世紀的奇跡故事之一。雖然它在1980年就已被發明出,但直到1990年代中期投放到市場,它的存儲密度仍只有20MB。不過,這20年來,閃存已經多次追逐甚至超越了摩爾定律,其容量已經達到了最初的3萬倍。
場效應晶體管與NAND flash存儲單元的對比。
最新的NAND Flash采用了10納米的的光刻工藝,并且開始遇到一些物理上的麻煩。一個NAND閃存,就是一個浮柵晶體管(floating-gate transistor),而一個絕緣柵層能夠存儲電荷很長的時間。
而存儲器的讀取,則是通過門控脈沖測量設備通道的導通性來實現的。如果沒有存儲電荷,存儲單元就會給出一個響應;而如果存儲了電荷,它就不會給出響應,從而允許非破壞性地數據讀取。
但在制造較小尺寸的NAND閃存方面,至少面臨著兩種困難。首先,每個門只持有少數的電子,因此會導致其狀態很難被區分。其次,控制電極是如此之小(緊密),以至于分布其上的存儲單元會受到影響,最終導致不可靠的數據讀寫。
3D NAND Flash的橫截面示意圖。
而3D V-NAND閃存的"幾何學"就是,通過在垂直方向尋求空間,來彌補這個問題。第一個變化就是捕獲電荷陷阱的閃存幾何學,由AMD在2002年首創。
在一個閃存單元的電荷陷阱內,存儲的電荷并不在浮柵上,而是處于一個嵌入式的氮化硅薄膜上。這種薄膜具有更強的抗點缺陷(point defects)能力。它也可以被做得很厚,存儲更多的電子,從而對少量的電子損失不那么敏感。
第二個變化,就是把一個平面的電荷陷阱單元,做成圓柱形(如上圖所示)。增長的一大排V-NAND單元(本例中為1 vertical stack / 8cell)開始形成一個交變堆棧,導電(摻雜)了多晶硅曾(紅色區域)和中空的二氧化硅層(藍色區域)。
下一步則是腐蝕或形成一個通過這些曾的圓柱形孔。在實踐中,一個128Gbit的24層V-NAND芯片,其存儲單元的形成需要29億個這樣的孔。然后沉積出一個二氧化硅的保形層,罩住這些孔的內表面;隨之是一個類似的氮化硅層,以及第二個二氧化硅層。
氮化硅是電荷俘獲層,二氧化硅層則是門和隧道介質。最后,孔的中心會被填滿導電的(摻雜)多晶硅,以形成存儲cell的通道。
閃存驅動器的內部結構。
三星現在有為企業應用提供V-NAND固態驅動器的樣品,容量在480GB和960GB,寫入速度比三星早期的SM843T 980GB SSD快上20%,而功耗則下降了約40%。
更重要的是,3D驅動器的耐久度是SM843T的10余倍,能夠開辟出上一代SSD所不能勝任的新應用。目前沒有任何有關新SSD將于何時面向大眾上市的消息。
[編譯自:Gizmag]
推薦閱讀
感謝價格網的投遞羅技將在今天下午召開發布會,發布全新G系列游戲產品>>>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圖]提速增量降能耗:三星3D閃存開始進入量產階段
地址:http://m.sdlzkt.com/a/05/20130827/2851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