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第一個敢于吃螃蟹的人,就不會有今天眾多先進的技術。與傳統行業不一樣的是,科技數碼領域往往伴隨著更多的風險,一款失敗的產品或技術,很有可能就會導致整個公司破產。很多時候,一款新產品在外界看來就是一場豪賭,可能它看上去沒有很好的前景,但卻獲得了市場的肯定;當然,失敗者也不在少數。下面,就來看看10款不被看好的數碼產品或技術,其中5款令人意外地大獲全勝,另外5款則以慘敗收場。
10大不被看好的科技產品
獲勝者
1. 蘋果iPad
毫無疑問,蘋果iPad改變了人們使用個人電腦的形態,平板電腦成為了新的計算機寵兒,甚至威脅到了傳統PC的市場。但是,在這款產品發布之初,大家卻并不看好。比如知名科技媒體Cnet,將其成為“大號iPod Touch”,任天堂總裁巖田聰也表示:“蘋果失去了它的魔力”,當然后來的結果我們已經知道了。
2. 微軟Xbox游戲機
當年世嘉退出游戲主機領域,微軟作為唯一的歐美廠商填補空白,與索尼、任天堂形成三國鼎立之勢。起初,這個丑陋的巨大盒子依然不被看好,但Xbox很快便在2005年開始盈利,時至今日已經成長為一個數十億美元的重要業務。
3. 諾基亞的Windows Phone
或許諾基亞目前在整個智能手機行業仍算不上成功,但是顯然它與Windows Phone的結合要比我們想象地更久,目前已經占據了整個Windows Phone五分之四的市場份額。隨著Lumia 1020等個性化旗艦的推出,諾基亞的豪賭似乎已初見成效了。
4. 《Heavy Rain》游戲
相信眾多PS3玩家都對這款《Heavy Rain》有著很深的印象,雖然它不是投資最大的游戲,但是收益卻相當高,用4000萬美元的成本換來了上億美元的銷售額,其驚人的畫面和引人入勝的情節都成為索尼在PS3時期的代表作。
5. Apple Store零售店模式
曾經有人嘲笑蘋果產品過于小眾,因為基本上沒有零售商關注它。但事實上,喬布斯的Apple Store零售店模式告訴世界蘋果并不需要完全依賴第三方零售商,Apple Store每平方英尺所賺的錢要比任何美國零售商都要多。
失敗者
1. 微軟Kin手機
耗資一億美元研發的微軟Kin系列社交手機,最終在短短48天內宣告停產。當時正介于微軟Windows Mobie到Windows Phone的過渡期,這款收購而來的Windows CE手機試圖填補市場空白,但結果與各方面預測的一樣,最終以失敗告終。
2. 黑莓PlayBook
黑莓PlayBook顯然是一款為了應對iPad而倉促推出的產品,產品邏輯便注定了它的失敗。對于沒有內置本地電子郵件功能、需要與黑莓手機聯動獲取的硬傷,黑莓表示用戶不會介意,事實則是:用戶很介意。
3.惠普和Palm
又一個典型的商業失敗案例。在惠普花費12億美元巨資收購Palm公司之后,計劃用Web OS產品來對抗蘋果和谷歌。但顯然,糟糕的市場推廣使其錯失了機會,最終在2013年,惠普將Web OS出售給LG公司,雖然價格沒有公布,但可以肯定的是要比12億美元少很多很多。
4. 任天堂Wii U
老牌游戲廠商任天堂似乎在次世代主機大戰中迷失了,新款主機Wii U怪異的游戲方式似乎沒有得到用戶的認可,盈利遙遙無期。再加上PS4和Xbox>
3G技術雖然已經出現多年,但似乎并沒有獲得應有的成功。英國運營商花費了22.5億英鎊、德國運營商則付出了30億英鎊,但至今未收回成本,目前它們的信用評級已經降至“垃圾”級別,借不到錢,也無法維護網絡,使用體驗可想而知。
推薦閱讀
半個世紀以來,語言學家和計算機科學家們試圖通過語義學編程來實現計>>>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05/20130828/2852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