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麻省理工(MIT)已經開發(fā)出了一個110核心的處理器芯片,有望為移動設備、個人電腦和服務器帶來更高的性能和電源使用效率。該處理器被稱作"執(zhí)行遷移機"(Execution Migration Machine),可嘗試確定某個路徑以減少芯片內的"堵車"情況,因此它可以在變得更快的同時(減少計算擁堵)也更加地節(jié)能。麻省理工的候選人們在加利福尼亞舉行的Hot Chips大會上做了演示。
麻省理工的博士和碩士研究生Mieszko Lis表示,該芯片是一個通用處理器,但不是圖形處理器那樣的加速器。
通常情況下,核心和緩存之間會產生大量的數據遷移操作;而這個110核心的芯片,已經將用共享內存池取代了緩存——因此便減少了數據傳輸的通道。該芯片還能預測數據遷移的趨勢、減少請求傳輸和處理數據的周期以及數量。
Lis在會場外表示,低功耗數據傳輸的好處很多,移動設備和數據庫都將因此而受益。舉例說,數據流量的減少,在有效地幫助處理視頻類應用的同時,還能省電。它也有助于移動設備通過網絡發(fā)送的數據量。
更少的線程和預測數據的行為,能夠幫助數據庫提速。當然也能夠幫助其它任務釋放共享的資源。研究人員已經在該芯片上看到了顯著的流量下降(相差14倍),而這也大大地降低了功耗。
據內部基準測試的結果,其性能比其它處理器優(yōu)異25%。不過Liz并沒有指明具體是與那款處理器做的對比。該芯片有一個網狀的體系結構,110個核心采用了正方形的互聯(lián)設計。Lis稱,其定制架構是設計來更輕松的處理大型數據集和數據遷移工作的,為此還專門為該處理器編寫了代碼。
在將核心發(fā)展到12個和16個之后,頂級芯片制造商已經不再向處理器添加更多的核心了。但是麻省理工的研究人員,卻仍然在10x10mm2大小的芯片里,塞下了110個核心。并且,該芯片采用的45nm生產工藝。
這種網狀結構也用在了Tilera身上,該芯片的核心數可以擴展到100個。不過Lis指出,MIT這個110核心的芯片,既不基于Tilera的架構,也不是它的繼任者。
[編譯自:PCWorld]
推薦閱讀
IT業(yè)是有名的加班業(yè),知名日本IT企業(yè)株式會社多玩國,為了讓社員擁有>>>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麻省理工開發(fā)出110核心處理器 高效運算更節(jié)能
地址:http://m.sdlzkt.com/a/05/20130830/2856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