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軟并不是一家以硬件著稱的廠商,所以這方面給外界留下的印象并不多,直到如今市面上在售的微軟硬件絕大部分都以鍵鼠外設為主,其次則是向“設備和服務型”企業轉變的過程中推出的Surface系列平板,但是在微軟眾多產品當中,還有一款被很多用戶津津樂道,記憶猶新,并且被稱之為“產品成功,營銷失敗”的硬件設備,Zune播放器。
數字播放器市場萌芽
千禧年過后,數字音樂播放器開始在大眾電子消費市場萌芽,而后的幾年間一大批相關產品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出來,這其中既包括國際知名品牌,也不乏國產廠商的身影。在所有當時市售的產品當中,蘋果推出的iPod音樂播放器,獲得了極大的成功,甚至被后來者解讀為喬布斯“拯救蘋果”,讓公司妙手回春的經典。
在這之前,蘋果的硬件和服務逐漸走向發展的瓶頸,在這種情況下,2001年10月份,第一代iPod上市,憑借獨特的外形,全新的交互方式以及巨大的容量,引得用戶趨之若鶩,成功在隨后的幾年時間里統治音樂播放器市場,再度讓蘋果成為大眾電子消費市場的璀璨明星。
iPod在音樂播放器市場的巨大成功,讓微軟萌生了研發相關產品的計劃,進入到這個陌生但卻誘惑力十足的新領域,Zune播放器應運而生。當時,微軟的目標不可謂不明確,直接將iPod作為Zune播放器的假想敵。
“千年老二”
2006年10月份,時隔iPod問世4年,微軟的數字音樂播放器Zune被推向市場,盡管這是微軟為數不多的硬件產品之一,也盡管當時的微軟重心還在軟件和操作系統業務之上,但是Zune卻表現出了一家軟件廠商不俗的硬件工業設計能力,其棱角分明的外觀和精致的做工極為討喜,同時也和iPod圓潤的風格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唯一在很多人眼中可能不是缺點的缺點,即Zune播放器略微顯得渾厚和笨重。
從某種程度上來看,Zune播放器從硬件到配套的軟件服務,其產品理念和iPod如出一轍。硬件方面,蘋果在工業設計和硬件配置方面做足了功夫,Zune在這方面絲毫不遜色;軟件方面,蘋果的解決方案是iTunes桌面客戶端,而微軟則提出了Zune同步工具。
作為一款音樂播放器,Zune配備了在當時堪稱超大的觸控顯示屏,同時也加入了iPod所不具備的WiFi無線同步功能,而在所有的特性當中,Zune足以秒殺當時市面上任何一家競品的利器,毫無疑問是這款音樂播放器表現出來的卓越音質,即便是在今天,Zune的音樂播放天賦仍然在同類產品中數一數二,甚至被認為僅次于一些無損音樂播放器,然而即便坐擁眾多iPod所不具備的優點,Zune在市場上的統治力仍然表現的后勁不足,始終徘徊在iPod之后,充當“千年老二”。
產品成功營銷跛腳
毫無疑問,Zune在產品上是成功的,其眾多的優秀特性一直被很多用戶津津樂道,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甚至很難找到后來居上者,但是在市場營銷方面,微軟的表現很難獲得外界的認同。
熟悉并保持關注Zune播放器的消費者可能不需要市場宣傳就會非常了解這款產品,但是不熟悉Zune的產品,卻始終不知其為何物,尤其是當時配合Zune市場營銷活動的“袋鼠和水母”廣告,讓人根本摸不著頭腦這是一款什么樣的產品。除此之外,Zune的營銷渠道也并未得到全面鋪開,消費者和這款產品之間的聯系直接脫節,這在iPod問世四年,并且逐漸深入人心的情況下,想要實現超越和登頂,堪比登天還難。
簡言之,消費者不知道Zune是一款什么樣的產品,也沒有太多的機會親身體驗Zune的特性,這種情況下,不失敗都很困難。
產品謝幕理念猶存
2011年10月,在自認為和iPod長達5年的纏斗之后,微軟最終叫停了Zune播放器項目,僅Zune桌面同步工具及服務,以配合Windows Phone路線圖部署,試圖借助移動操作平臺和手機硬件終端還魂Zune的音樂夢想。不過對于早期嘗鮮的老用戶,微軟還是妥善的做出了善后措施,承諾繼續對這些用戶提供服務和支持。
而隨著產品戰略和公司架構的調整,Zune服務在微軟產品線上的重要性大為降低,并且逐步淡出公眾的視野,取而代之的則是新的Xbox Music服務。不過Zune對微軟的影響,卻遠沒有消失,至少近期不會。
因為從Zune時代開始,Metro UI這門設計語言就開始萌芽誕生,一直過渡到Windows Phone操作系統,乃至今天的Windows 8操作系統。從這個角度來說,Zune產品雖死,但精神卻得到存留。
推薦閱讀
[多圖+視頻]Titan公司正開發可在高層大氣飛行5年的太陽能無人機
雖然傳統衛星的確能夠完成人類制定的多項任務,但它卻也存在著不容忽>>>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歷史]還記得Zune播放器嗎?
地址:http://m.sdlzkt.com/a/05/20130901/2858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