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謝夢羽靈泉的投遞
索尼將包括在IFA上發布的一系列新品在內的重磅產品都集中在蘋果發布會前后推出,從對IFA報道的外媒尤其是中國媒體的態度上看,并非一個明智的選擇。而索尼輿論引導能力的式微,歸根結底是自己的問題。
在幾天前的IFA展會上,索尼用強大的發布陣容顯示了這幾年來索尼品牌在電子電器領域最大的存在感。QX10/QX100的發布曾使得索尼在短期內獲得了相當高的關注度,這使得筆者發現在非數字科技領域,索尼居然有了前所未有的一次點擊,但QX100/QX10的發布作為一把雙刃劍,恰恰對索尼的產品沖擊更為強大,并且隨著蘋果發布會的到來,人們迅速忘記了這個“改變人們想法”的設計。
今天索尼將迎來其旗下“High-Resolution Audio”音頻系統及相關音頻硬件軟件設備的發布,這次的集中發布可以看成IFA發布會的延伸。但這對于如今的數字娛樂設備市場來說必然是一次小眾的,關注度微弱的事件,而當我們換一個主體去思考,雖然不太可能但是我們可以假設這次發布會是蘋果主導,那么其關注度必然是另一個水平。索尼將包括在IFA上發布的一系列新品在內的重磅產品都集中在蘋果發布會前后推出,從對IFA報道的外媒尤其是中國媒體的態度上看,并非一個明智的選擇。而索尼輿論引導能力的式微,歸根結底是自己的問題。
一、相對滯后的市場反應能力,改變和提升的背后仍然缺乏根本的市場誠意
索尼這些年來對市場反應的遲鈍有目共睹,一直以來索尼的核心性能設計總是比競爭對手慢了半拍,這幾年來在幾個消費領域,索尼的市場反應速度有所回升甚至有了相當的前瞻性,而這些產品也就自然而然地成為了其領域的翹楚,比如RX1,但其整體產業的市場反應能力還是滯后的,我們當然看到各個領域索尼的步調都在趕上來,但也只是在追趕的過程中,要知道在這其間競爭對手的發展也必然是可觀的,比如索尼手機最新的旗艦Z1,發布消息流出后其在各個方面似乎都不復存在索尼之前的那種滯后性,但上市后消費者還是發現索尼在用著可視角度飽受詬病的液晶屏。索尼從表面的態度看來,其誠意——尤其是對中國市場的誠意不可謂不足,索尼移動兩次差別類型旗艦機都選擇在中國首發并加大了活動力度,同時筆者居然第一時間看到了優酷的廣告,這在幾年前是難以想象的事情。但是,索尼的表面工作仍然不能掩飾其根本的在市場方面的不進取,索尼除了在滬寧杭輻射區的影響力比較廣之外,其他區域也僅限于大城市的市場鋪展還算完善,筆者所在的區域,所有其他競爭品牌——包括已經改姓的諾基亞——都有柜臺,但索尼卻連一個零售機,甚至預訂渠道都沒有,索尼自然不可能在大中國區獲得更好的營收和更大的影響力。
二、產品結構與創新應用方式與市場認知脫節
有人說索尼這些年的式微源自其創新能力的缺失,實則不然——或者說表面上缺乏完全讓人折服的創新這是對的,但實際上索尼確實在產品創新上做出過努力,索尼幾乎是這幾年點動科技樹最為頻繁的企業,但其癥結在于相對于更合理的市場認知,索尼的技能樹不能引起像蘋果,三星那樣的消費興趣。ACG界戲稱所有的科技樹到了11區都能點歪,筆者深以為然。索尼的頻繁的結構性創新——比如單電,比如安卓walkman等等——并不能獲得創新認知的核心地位,同時其產品結構本身也不能滿足市場,處于市場熱點核心地位的效能并不突出,這不但使人無法認同其設備的基本性能,甚至還造成了索尼市場構建急功近利的不穩健形象,用戶更愿意相信主流的噱頭,而不是索尼特立獨行強調的東西。
三、相對于雄厚的硬件基礎,對軟件工程的輕視
應用構建水平滯后和不人性化一直是索尼的智能設備和其他多媒體設備給人帶來最大障礙的地方,索尼在民用設備市場上相關的軟件配套服務水平一直處在一個和其硬件設備不相稱的地位,比如高端相機領域的照片解碼后期軟件IDC,就幾乎是所有使用索尼高端影像系統設備的消費者的噩夢,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這使得索尼用戶不得不去求助于第三方的軟件來解決問題。如果說少部分配套軟件問題可以規避的話,那么索尼對其硬件設備固件設計和優化的缺陷則是很難解決的問題,索尼作為現在市場上最為流行的那塊1300w像素堆棧cmos的供應者,卻在自己的設備上做出了比競爭對手有可見差距的畫質水平,算法差距可見一斑,而此類的問題消費者卻只能等著索尼并不勤奮的新固件推送,并且往往新固件對原有問題的解決也并不徹底。這也加深了索尼移動設備好看不好用的用戶印象。
四、品牌內部設備體驗互通性、一致性、系統性構建不力
索尼這種互通性缺失包括硬件架構設計和軟件設計,以及同品牌內部互聯福利的缺失。索尼系統構建意識本身尚且不足,更遑論建立在其上的整合,索尼的A系統自從收購以來八年,其鏡頭系統仍未完成基礎構建,E口的發展固然迅速。其根本支撐的鏡頭群仍然發展滯后,同時索尼的路線不明確也讓很多觀望的用戶愈發難以做出選擇。智能設備的互通性比較起來,消費者可以在蘋果、三星、甚至聯想的設備上找到熟悉的感覺,但索尼的設備往往一個系列一個樣子,用戶必須去適應不同的使用習慣和不同的軟硬件接口,如果你是個索尼粉絲,那么在旅行中你甚至要帶上四個以上的充電器和一堆接口不一的線材。并且同時買兩種索尼的消費電子產品,并不能獲得比購買其他產品更多的互聯性福利,有的時候甚至某產品對其他品牌的支持要比對索尼內部其他產品的支持更為優秀。
五、營銷和品牌認知構建的邊緣化
索尼在大眾消費產品規劃和營銷宣傳上長期堅持高端精品路線。相反,在相對小眾的高端消費品規劃上長期堅持大眾化體驗路線。這恰恰與各自市場的消費者整體認知相悖,這種品牌營造方式使得在大眾消費品領域,索尼形成了“貴”、“好看不好用”、“不必要”的品牌形象。而在高端發燒級影音設備領域,索尼則形成了“不專業”、“家電廠商做發燒設備”、“技術底蘊不足”的市場認知。這種高不成低不就的品牌形象一直影響著索尼品牌的區域市場鋪展能力和高端產品的議價能力。因此。相較于蘋果設備在小眾領域和大眾領域都能夠獲得品牌優越感的品牌形象,索尼的核心認同群體,越來越想著諾基亞的粉絲結構靠攏,充滿了完美主義和死理性派氣質的邊緣化消費者認知結構,恐怕不能給索尼帶來其預期的市場水平。
六、令人望而卻步的定價策略
這個原因是索尼表象上最顯著的,又同時與上述五點原因相關,從索尼愛立信時代開始,索尼的手機設備就頂著跳水王的帽子,導致消費者心生畏懼難以下手,極大影響了索尼的溢價利益收割,這源于索尼頑固而實際上并不真正奏效的錯位的高端品牌意識和殘酷的議價能力現實的巨大落差,這是由上面五點原因決定的,反觀蘋果三星的高端印象就能通過正確的產品策略和市場策略而在各個階層普及開來,現階段索尼固執地維護與其議價能力完全不相稱的高水平定價,就決定了其在新品周期后一落千丈的命運。
結語:
平井時代我們看到了一個積極的進取的索尼,這是每個索粉都希望并正欣慰地看到的,我們也切實滴看到了索尼睜開了睡眼開始一步一步滴前進,前進自然是好事情,但如果只有前進的方向,沒有速度,索尼仍然會被對手越拉越遠,新電子消費時代,索尼擁有全面豐富的技術資源和長遠深刻的工業設計傳統,本應是最有可能的產業領導者,索尼必須加快腳步,畢竟在這樣一個快速消費時代,市場和消費者能愿意等多久呢
推薦閱讀
感謝煮機網的投遞iPhone 5s最大的亮點無疑就是那顆指紋識別Home鍵,然>>>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評論]HD音頻新品發布日 淺談索尼自身面臨的問題
地址:http://m.sdlzkt.com/a/05/20130912/2865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