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研究人員的最新研究顯示,熊貓糞便中的細菌或能幫助制造新型生物燃料。英國《每日電訊報》網絡版11日報道,研究人員已從田納西州孟菲斯市動物園的兩只熊貓糞便中分離出40種細菌。
美國研究稱熊貓糞便細菌或能制造新型生物燃料
按他們的說法,這些原本存在于熊貓腸道內的微生物能高效地把植物纖維材料分解成簡單糖類,然后經由其他細菌發酵而產生可用作替代能源的物質。
研究人員說,之所以把研究對象選為熊貓體內的細菌,是因為熊貓基本只吃竹子。而面對這種營養匱乏的食物,熊貓的腸胃已進化得能快速消化以獲取足夠營養。
密西西比州立大學研究人員阿什莉·布朗解釋道,熊貓體內的細菌能產生高效的酶,以分解難以消化的木質材料。
“對熊貓而言,從吃到拉的時間相對較短,因而它們體內的微生物必須非常有效地從竹子中獲取營養價值,”布朗說,“就制造生物燃料而言,效率很關鍵,這就是為何我們把目光對準大熊貓體內的細菌。”
布朗說:“對于可持續新能源的研究,我們在熊貓身上發現的細菌或許真能成為解決方案。”
布朗已向美國化學學會提交這一研究成果。
推薦閱讀
9月12日消息,樂視剛剛證實將與騰訊開展合作,并發給TechWeb邀請函,>>>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05/20130912/2866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