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絡版上周日刊登題為《跟密碼說再見》(Say Goodbye to the Password)的評論文章稱,由于密碼技術在便利性和安全性方面的弊端逐漸顯現,相關企業紛紛開始尋找替代方案,而以指紋為代表的生物識別技術則成為最受追捧的領域。以下為文章全文:
生物識別受寵密碼有一個根本問題:只有當密碼很長、很復雜,而且經常更換時,才能給企業帶來最大的保護作用。換句話說,只有當員工最不可能記住密碼時,效果才最好。
因此,科技公司都在爭相提供更安全、更便利的措施。很多筆記本現在都已經內置了指紋傳感器。智能手機和其他設備同樣也對面部和語音等生物識別技術敞開了大門。
蘋果公司去年收購了指紋傳感器技術開發商AuthenTec,并在上周二宣布,新的iPhone 5s將內置指紋傳感器。微軟也表示,下月推出的Windows 8.1操作系統將也將針對指紋識別技術進行優化。該公司認為,生物識別技術將在該系統中得到更廣泛的應用。
與此同時,谷歌、PayPal、聯想等公司已經共同組建了一家名為“快速身份驗證聯盟”(Fast Identity pdps="PDPS000000042124" status="done" left="58" top="1633">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研究人員正在研究通過腦電波認證身份的方式。他們的測試項目需要用戶佩戴一副耳機,以便在其想象著完成特定任務的場景時探測其腦電波信號,該項目在區分不同人的身份時已經能夠達到99%的精確率。從理論上講,想象某個任務時釋放的腦電波可以成為員工的“思維密碼”。
多數專家預計,企業將使用不同的認證方式。例如,紐約州的薩拉托加醫院(Saratoga Hospital)使用了指紋讀卡機來代替密碼。但該院安全分析師加里·穆恩(Gary Moon)表示,雖然他們已經解決了很多安全問題,但指紋識別器有時會失靈。還有一些年齡較大的員工難以將手放在指紋讀卡器上靜止不動,而且當人們佩戴手套或手指過于干燥時,指紋識別器都無法使用。還有一些員工直接拒絕使用指紋認證。
因此,薩拉托加醫院不得不將密碼作為后備安全系統使用。
“認證領域沒有萬能方案。”凡斯·比約恩(Vance Bjorn)說,他創辦的DigitalPersona公司為薩拉托加醫院供應了指紋識別器。他認為,企業需要同時采用不同的技術,以便適應不同的情況。
“一項技術可以解決某些問題,但未必能為所有人都充分考慮到安全、便利、成本和易用等各方面的因素。” 比約恩說。
推薦閱讀
據國外媒體報道,美國宇航局打算捕獲一顆小行星,然后把它送到月球的>>>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密碼技術弊端顯現:生物識別漸受追捧
地址:http://m.sdlzkt.com/a/05/20130916/2870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