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蘋果iPhone 5S上的指紋傳感器將免除用戶輸入密碼來解鎖設備的麻煩。而這一技術也為埋葬包括手寫簽名、傳統(tǒng)的支付方式和智能識別等傳統(tǒng)密碼鋪就了一條道路。PayPal前任CIO,目前是Fast Identity在線聯盟總裁的邁克爾-巴雷特表示:“這是該產業(yè)一支強有力的興奮劑。”巴雷特主張廣泛使用生物識別技術和密碼替代技術。
他還補充稱,這種技術要在市場上得到廣泛應用還需要幾年時間,因為這還需要為其有效應用而開發(fā)出一系列共享的行業(yè)規(guī)范和標準。這并不意味著指紋識別技術不會采取其他方式而獲得更快的發(fā)展。許多筆記本廠商已經采用了類似的技術,其他智能手機廠商也可能會為自己的設備采用這一技術。了解內情的消息人士告訴《華爾街日報》記者稱,至少有一款運行谷歌安卓操作系統(tǒng)的智能手機將采用類似的指紋傳感器。
銀行和信用卡公司將成為下一個采用指紋識別技術的行業(yè)。在許多情況下,使用信用卡都無需簽名:在過去幾年里,MasterCard和Visa已經允許用戶在實體店面購買一些便宜的產品和服務時無需簽名,而這些產品和服務的價格通常低于50美元。各家銀行也一直在尋找更為安全的方式進行交易,在銀行自身內以及與之進行交易的企業(yè)間因為數據破壞而花費的成本高達數十億美元。
馬克·羅格斯是一家手機安全公司的安全研究員,他認為,不能指望指紋會完全取代密碼,當用戶在結束一項抵押貸款時還是需要簽上自己的姓名。手機上的指紋掃描技術可以被用作是手機上銀行應用軟件和金融交易的補充安全層。所以,用戶仍舊需要輸入密碼,同時也要掃描指紋,而后者將進一步確認正在輸入密碼的人是帳戶的真正主人。在實體店內掃描指紋進行交易可能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因為目前指紋掃描儀的價格還很昂貴。
的確,目前的指紋掃瞄技術存在諸多變數,汗液手以及臟手指有時會讓該系統(tǒng)失靈。此外,一些騙子可以制造一個指紋模型并用它欺騙掃瞄軟件。
專門從事于電子商務以及倡導基于“簽名”攝像而不是靠指紋來驗證身份的達拉斯律師本杰明·賴特表示:“問題是人們通常要到處走動,這也導致到處都會留下指紋,如超市的購物推車上以及一些此類的公共場所。”
此外,也存在其他類型的技術,如照相機能夠對人們的眼睛或手形進行掃瞄,在某些情況下來看,這些技術可能都要比指紋技術更為安全。
巴雷特表示:“指紋掃瞄領域的新創(chuàng)新使得這項技術更為安全與更有效。如今的傳感器質量更高,這意味著即使用戶的手有點點臟或濕,軟件都能夠讀出相應的指紋。這項技術的發(fā)展傾向于比簽名或密碼這類方法更為安全。”
結果:RSA高級副總裁兼身份信息與數據保護部總經理Manoj Nair表示,指紋技術并不是萬無一失,相反,這項技術可以在將來與其他生物識別技術結合來驗證用戶身份,如面部掃瞄、聲音識別、個體行為以及地理坐標。因此,在將來,人們可能不需要密碼或簽名,可能需要通過輕叩、眼看以及與對設備說話就能夠獲得購買你想要物品的權限。
推薦閱讀
感謝安珀網的投遞如果我們退一步看看近幾個月內可穿戴式技術的新聞,>>>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iPhone 5S指紋識別技術引發(fā)終結傳統(tǒng)密碼猜想
地址:http://m.sdlzkt.com/a/05/20130916/2870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