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微信5.0版本將訂閱號內容折疊后,在網絡對自媒體一片看衰,自媒體人自己也杯弓蛇影,不少作者表示“訂閱號打開率直線下降,甚至達到50%左右”;現在距離微信5.0發布已經過去一個月了,自媒體人到底過得怎么樣呢?讓我們從公眾帳號的具體消息數據來看看。
總體數據,沒有預想中的悲觀

隨機抽取我收藏在愛微幫的200個公眾帳號,對比7月和8月,不管是總消息數還是總文章數都保持持平微增的狀態。具體到單個帳號的對比,8月份約30%的帳號消息數上升,50%下降;也有新的帳號加入,如:老周開講。
綜合這兩方面的數據來看,微信5.0對自媒體人的影響并不悲觀,反而是一個去粗取精的過程。
影響文章數量的因素眾多
自媒體的特性決定了其作者大多是單兵做戰,所以創作受到影響的因素也多種多樣。在8月份,我關注的帳號中,就有幾個帳號因為各種原因影響了寫作進度,比如做爸爸的“小道消息”、上山拜佛的“鬼腳七”、硬盤罷工的“人生如戲”;有些帳號本身就非常依賴于外部環境,如“NBA”這個帳號,隨著NBA賽季的結束,該帳號在8月份也差不多進入了休息期;再比如蠻子文摘,受到更復雜因素的影響。
“閱讀原文”成黃金鏈
收益這是絕大多數帳號運營者堅持的動力,但通過品牌廣告獲取收益的畢竟只有極少數帳號;帳號互推是一個不錯收益方式,但一直不被騰訊允許,雖然目前沒有3月份查得那么嚴,但大家還是冒著被封號的風險,小心翼翼的嘗試。
在微信文章內容中控制較嚴,不允許出現鏈接,所以文章底部的“閱讀原文”成了唯一流量出口,有超過50%的文章通過“閱讀原文”往外導流,也有少數直接是贊助或廣告鏈接;“閱讀原文”真的成一個黃金鏈。
自媒體人多晚上創作

在愛微幫數據統計中可看出每天消息和文章推送的峰值出現在傍晚6點左右,但不少個人帳號在晚上11點也還在堅持;這里可能是由于后臺審核導致有一定的延遲,不管怎樣大家還是要以身體為重;近期李開復老師被查出犯病,就后悔之前熬夜過多,希望大家在為實現XX夢的同時,多注意身體。
寫在最后
隨著易信、搜狐新聞、360等對自媒體資源的爭奪,自媒體的生存環境有所改善(上文提到帳號互推的排查沒之前嚴格可能就和這有一定的關系),但路還很漫長;微信中訂閱號折疊后,也有積極的一面,對用戶騷擾減少,用戶訂閱的帳號就可更多一些(比如我現在訂閱近200個帳號也沒什么壓力),對于那些創造有價值內容的帳號,他們的粉絲會越來越多。
所以說,一個新東西出來,會有一些人走在前頭,但最后獲得勝利的,還是價值內容的創造者,而不會是投機者。
本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本網站亦不對其真實性負責。
推薦閱讀
?據美國《連線》雜志報道,蘋果指紋認證雖然帶來了便利,但也可能讓美>>>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微信5.0滿月,自媒體人還好嗎?
地址:http://m.sdlzkt.com/a/05/20130922/2878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