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24日,智能手機生產商黑莓與Fairfax金融控股公司牽頭的財團簽訂收購意向書,交易價值47億美元。雖然不能排除有其他競標者出手攪局,但這場成為全球IT界數月關注焦點的黑莓出售大戲,基本已經塵埃落定。然而,鮮為人知的是,在這場黑莓爭奪戰之中,中國企業本來有機會參與分羹,但卻因為時間因素而未能如愿。北京同鑫會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總裁王世渝向《21世紀經濟報道》獨家披露了中國企業競購黑莓受挫的始末。
倉促間擦肩而過《21世紀》:你是如何試圖組織中國企業參與對黑莓收購的?
王世渝:我們跟蹤黑莓幾個月時間后,認為無論從技術、品牌、渠道還是市場管理上,它與中國的移動通訊行業都有互補性。所以當黑莓在市場上、技術上出了問題,股價下降,企業出現危機之時,正好也是我們中國人的機會。
于是我開始積極介入,試圖發起一個特殊目的基金來參與并購,與中標希望最大的Fairfax進行合作。我與Fairfax的創始人普萊姆·瓦特薩(Prem Watsa)通過電話會議進行了溝通,他認可我們的方案,歡迎中國資本加入。
《21世紀》:既然Fairfax歡迎中國資本,那為何中國企業最終未能參與收購?
王世渝:但問題是他沒有給我留下足夠的時間來完成一個系統的并購方案,因為他當時希望盡早與黑莓敲定交易,避免競爭對手捷足先登。他最初只給我5天時間遞交合作方案,我們全力爭取之后也只有15個工作日,必須在9月初給他最終答復。但對于這么大規模的并購案,沒有一兩個月時間根本拿不出具體的方案。
時間緊迫,我就對中興、華為、小米、聯想等中國手機廠商挨個問了一圈,但沒有一家有積極反饋。這也很正常,畢竟時間倉促我也無法向他們提交一個完整的收購計劃。按照我的考慮,如果時間充分,我們希望召集一家手機廠商、一家移動網絡運營商、一家互聯網企業,再加上一個金融財務投資者,組成特殊投資目的基金,來參與對黑莓的并購。
中資聯姻黑莓猜想:小米+黑莓=黑米
《21世紀》:如果中國企業能成功參與收購黑莓,將通過哪些措施令黑莓重現輝煌?
王世渝:我們希望用10億-15億美元,占黑莓25%-30%的股權。以這部分股權為后盾,對黑莓實施“全球并購中國整合”。具體而言,一方面在未來將把黑莓針對企業用戶的高質量服務系統引入中國市場;另一方面,我們更看好黑莓手機的品牌與渠道、技術,打算把黑莓手機拿到中國與小米、聯想這樣的手機品牌進行整合。我們會強調這不是中國手機為主導對黑莓的一次并購,而是雙方平等相加的一個整合方案。比方說,小米加黑莓,可出一款新的“黑米”手機,雙方共同設計產品,融合兩者優勢。既可讓小米幫助黑莓進入中國,又能令黑莓的全球渠道為小米所用。
《21世紀》:你接觸的中國手機企業為什么放棄?
王世渝:中國手機生產商與Fairfax看問題角度不一樣, Fairfax一直是黑莓的大股東,對其團隊、技術、市場有深刻了解,而現在媒體、專業機構對黑莓的了解都不夠深,內外部的信息不平衡很大,外部人士要得到準確信息需要進行盡職調查,而這又需要時間。
黑莓私有化中資還有機會
《21世紀》:現在外界熱議Fairfax將如何拆分黑莓,你是否了解到他們的相關計劃?
王世渝:我認為既然fairfax要對黑莓私有化,就不會輕易分拆。分拆來賣是貶值的,進行私有化說明他要來主導黑莓未來的發展,他對黑莓的并購整合不會是“賣胳膊賣腿”。
《21世紀》:既然你認為Fairfax不會拆分出售黑莓,就意味著中國企業沒有參與機會了?
王世渝:私有化過程中還是有機會的,Fairfax要支付47億美金用于收購,之后賬上現金肯定不足,而未來重振黑莓肯定需要資金,這就意味著Fairfax將會增資擴股,引入新的投資人。中國公司還是有機會,但是就怕會反應慢,膽子小。
下一步我們還會繼續關注黑莓并購的進展,如果有中國手機制造商以及百度、騰訊這樣的互聯網公司有興趣,我們也會繼續設法參與。
推薦閱讀
就在港交所關鍵會議前夕,阿里巴巴上市路線圖爆出了“棄港投美”的跨>>>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黑莓爭奪戰 中國企業本有機會參與分羹
地址:http://m.sdlzkt.com/a/05/20130926/2884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