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代》周刊網絡版近日刊載文章稱,人們不應迷信于已故蘋果聯合創始人史蒂夫·喬布斯(Steve Jobs)每兩年就會推出一種足以徹底改造整個行業的突破性產品的“神話”。文章指出,與出于情感因素來對蘋果的前景感到焦慮相比,基于具體數據和對喬布斯成就的準確評估來作出判斷才是更有意義的作法。
以下是這篇文章的全文:
蘋果iPhone 5s和iPhone 5c已在上周五上市,首個周末的銷售量達到了900萬部,超越了iPhone 5在去年創下的500萬部的紀錄。我覺得,這對蘋果和iPhone來說明顯都是個好消息;或者說,至少不是個壞消息。
然后我在ABC News網站上看到了一篇由桑迪·康諾爾德(Sandy Cannold)撰寫的文章,他認為新款iPhone銷售表現如此之好并在消費者中引起了如此之大的反響,實際上可能是一個值得警惕的信號:
“在我看來,言過其實的炫耀和破紀錄的上市首周末銷售量實際上是令人擔心的事情。蘋果粉絲先不要拉我去示眾,說我根本不知道自己在胡言亂語些什么;先讓我把話說完。我毫不否認蘋果將通過出售這些新手機而賺到龐大的利潤,也絕對承認這家公司目前并未面臨變成黑莓或諾基亞的風險。但我之所以要小小地表達一下自己的疑惑,是因為看起來蘋果現正試圖從已經年邁的產品中擠出最后一絲利潤。”
如果你曾看到過類似的文章,那么就會知道康諾爾德想要表達的意思是這樣的:
“蘋果已經不再是史蒂夫·喬布斯治下的蘋果。以前的蘋果每過兩年時間就會推出一種如此具有創新性的產品,令整個行業發生永久性的改變,從而震撼整個消費者電子世界;但那樣的蘋果已經一去不返。喬布斯用音樂(播放器)、智能手機、電腦和其他一系列產品做到了這一點。但令人難過的是,自從他去世以來,創新的時代已經讓位于增量變化的時代。我堅定地相信,如果喬布斯還在世,那么一定不會滿足于單靠改進產品來賺取巨額收入。”
沒錯,這確實是個問題。在喬布斯治下,蘋果每兩年左右就會發布一種足以帶來一個新紀元的產品;而在蒂姆·庫克(Tim Cook)的管理下,蘋果只具備采取一種令人厭煩的、漸進式的商業戰略。在康諾爾德的文章中,他將這種戰略稱作“漸進主義”。
但我要說的是,康諾爾德所緬懷的蘋果黃金時代從來都沒有存在過。喬布斯生前并未像時鐘那樣精確地每兩年就改變一次世界;事實上,他是所謂“漸進主義”的大師。
讓我們來看看,喬布斯到底有幾次“推出一種如此具有創新性的產品,令整個行業發生永久性的改變,從而震撼整個消費者電子世界”?在創立伊始的就年時間里,也就是1976年到1985年間,蘋果推出了兩種這樣的產品:Apple II和Macintosh;或許也可以算是三種,如果LaserWriter激光打印機也能算一種的話。
但出于簡單敘述起見,讓我們從1997年7月9日開始說起吧,當時吉爾·阿梅里奧(Gil Amelio)辭去蘋果首席執行官職務,從而令喬布斯重新獲得了由他聯合創立的這家公司的完整控制權。結束日期就定在2011年8月25日吧,那時喬布斯宣布離職,正式將蘋果移交給庫克。按我的計算,這一階段中共有5161個日日夜夜。
我覺得,幾乎所有人都會同意首款iPod(2001年上市)、iPhone(2007年上市)和iPad(2010年上市)是永久性改變了整個行業的產品。此外,蘋果在1998年推出的首款iMac也是如此;你可能會說,與其說iMac是蘋果在技術方面取得的勝利,倒不如說是在包裝和營銷方面取得的勝利,但事實是這種產品所帶來的影響到今天仍可為人感知。
除此以外,還有兩種蘋果服務也產生了歷史性的影響,那就是iTunes Music Store(2003年問世)和App Store(2008年問世),那么就讓我們把這些服務也加入到名單中吧。至少按我的標準來說,這就已經是蘋果令整個行業都發生了永久性改變的所有產品和服務了。在庫克的領導下,蘋果尚未推出這樣的產品或服務。
也就是說,這期間蘋果總共推出了六種能令行業發生徹底改變的產品或服務,平均下來每860天推出一種,但有些時候時間間隔會比這一平均值長得多。這種成就確實令人側目,但并非每兩年就啟動一次革命。再來看看庫克,他擔任蘋果首席執行官至今也不過只有兩年多一點,因此盡管事實上他確實還沒有推出任何驚世的產品,但也不值得為此感到深深憂慮。
當然,懷疑人士并沒有等到庫克任職兩年就已開始指責他奉行“漸進主義”了。就庫克推出的所有蘋果產品而言,這種譴責都如影隨形,從2001年10月份他宣布推出iPhone 4S開始從未停歇。從一開始,就有無數人早已認定他將無法達到像喬布斯那樣的高度。
而這正是一種不合理的焦慮。庫克確實需要填補個人技術歷史上最大的一個空缺崗位,而且不管是他還是其他任何人,都沒有能力做到那些對喬布斯來說像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但是,與出于情感因素來對此感到焦慮相比,基于具體數據和對喬布斯成就的準確評估來作出判斷才是更有意義的作法。
就我而言,我一直都認為在蘋果進入一個全新的產品領域以前就對庫克下定論是件不可能做到的事情。蘋果將在未來的某個時候做這件事情,到時有可能會極其成功,有可能會一敗涂地,也有可能會介于兩者之間,正如喬布斯生前推出的某些產品那樣。但是,現在庫克還沒有遠遠落后于喬布斯的腳步,他還有很大的回旋余地。我覺得,庫克至少在2014年底以前還能有這種余地;而在那以前,沒什么理由能讓我也加入擔心蘋果前景的行列中去。
再回到“漸進主義”的話題上來。我不知道為何康諾爾德及其他很多人都認為,這種策略與喬布斯的遺產是相悖的。對于蘋果以往所取得的每一次飛躍式進步而言,每一次都是通過“積硅步而成千里”的方式而取得成功的,這些比較小的步伐使其產品變得更容易使用、速度更快、厚度更薄、重量更輕、形體更加優美以及更加有用。蘋果最重要的產品可能是那些改變了游戲規則的產品,但其最好的產品卻一直都是那些得益于漸進式睿智改進的產品。而就我記憶所及,喬布斯從來都沒有因為這些改進后的產品所帶來的龐大利潤而感到有什么負罪感。
請牢記一點:即使是對喬布斯而言,他生前也經常都會因為發布的產品會令權威人士打瞌睡而受到后者的抨擊。如果說就連喬布斯本人也做不到外界眼中的喬布斯應該能做到的事情,那么用外人眼中的喬布斯來作為衡量標準以認定庫克沒能維護其創新宗旨,那么豈不是毫無意義?
推薦閱讀
美國科技博客Business Insider旗下市場研究機構BI Intelligence發布報>>>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時代周刊:打破喬布斯兩年一突破神話
地址:http://m.sdlzkt.com/a/05/20130927/2885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