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央視每周質量報告曝光了安卓手機內置軟件的黑幕:一些手機預裝軟件正常途徑無法刪除,而如果用戶通過取得ROOT權限,自行刪除這些預裝軟件,手機廠商客服人員表示手機將不再享受保修服務。調查還發現,在將軟件通過刷機植入手機后,每激活一個內置應用手機廠商和銷售代理商、刷機公司竟然能獲得0.8元-2元錢不等的經濟收益,一個小型的刷機功能每月就能獲利百萬以上!
渠道商是最大黑手為加速智能手機的普及,運營商會給予其定制機一定的補貼,同時手機廠家也安裝豐富的應用,應用會包括當下的熱門使用以及品牌自身獨有的研發APP,這樣做有利于品牌本身的宣傳推廣和引發大家對智能手機的使用興趣。
正規廠商對手機APP預裝會做測試,不通過測試的應用是不會被放置在手機里,并且他們會有嚴格的監控標準,包括對流量,對耗電的測試都是嚴格控制的,同時手機廠商還要求APP要對手機適配,也就是軟件要為手機提供最優化。
同時我們也可以看到一些應用是專門針對某款手機推出的,這種應用APP可以說是和手機捆綁在一起,所以對其要求更加嚴格,基本不會對手機帶來不良影響。
手機廠商沒有貓膩、運營商也沒有貓膩,那動手機用戶奶酪的最大嫌疑就是渠道商了。據從事手機APP產業鏈研發的知情人士透露,即使山寨手機,出廠之前的預裝軟件都會做適配監測,以確保軟件不影響手機運作。
手機APP預裝真正亂在渠道上,很多黑心刷機會刷很多帶有軟件的ROM,這種ROM里甚至有暗扣費。手機經銷商可以將軟件預裝進手機中,使用的方式基本以刷機為主,即是將軟件內置到ROM中。記者在機鋒論壇、應用匯等知名網站主頁上發現很多以刷機為主要經營業務的“科技公司”,只要是安卓系統就可以做刷機包,推廣渠道以手機經銷商為主。
“全票通過”的利益鏈
明槍易躲,暗箭難防,運營商定制機的收費軟件如被使用,需要短信通知確認,用戶大可根據提示拒絕;如果發現廠商在手機出廠時,通過與第三方軟件服務商內置了不合理收費的應用,可以追究到手機廠商。但第三種方式,是銷售商與廠商合作,以渠道推廣作為籌碼,或后期刷機預裝應用程序,用戶就難以解決了。
通過渠道方式收費,即使用免費,但附加了廣告推送和內容推廣就可以產生價值。軟件廠商可通過向廣告商、內容商收費來獲得收益。比如一款訂購酒店的手機客戶端,可以同時呈現各地多家酒店的入住信息,用戶使用軟件成功下單酒店后,相關酒店就需要向軟件商支付一定的提成。
調查發現,去年華強北某小型貨倉一天就能刷5萬臺手機,今年將有4億臺行貨手機流入市場,這些手機70%都被大代理和連鎖經銷的刷過機。所以一個小型作坊能年賺過百萬。而一些大型作坊的刷機量更加是難以估算了,巨大的利潤驅使一眾人進入刷機行業。
知情人士的爆料更為讓人詫異,據他了解,70%進入手機連鎖店的手機都被做了刷機處理,當中不乏蘇寧、迪信通等知名連鎖3C賣場。從網上公布的《手機預裝付費表》看到,如果按照一臺手機的激活計算,手機軟件商付給生產廠家的價格是0.8-1元,付給代理商的是1-1.5元,到各級經銷商的價格就變成1.5-2元,而付給游走于軟件商與經銷商之間的刷機公司也是1.5-2元。
從“分贓”利潤表看到,下游環節收費略高,這是因為上游經銷商刷機之后,手機有可能被下級經銷商刷掉,而下游經銷商的刷機行為最為保險,軟件的留存率更高。手機廠商可以通過分成獲得利益,刷機團隊可以輕松通過刷機賺錢,第三方軟件開發通過激活、點擊使用向商家收取提成,于是皆大歡喜了,除了用戶。
大家對這些手機上的“牛皮癬”已經越來越反感,即使預裝到手機上,用戶也大多選擇棄用、禁用甚至想盡辦法刪除。
既然這種做法讓大家如此厭惡,為何眾多廠家、經銷商和刷機公司仍然對手機軟件預裝業務如此熱衷呢?從央視采訪一位手機廠家的營銷人員可以看到,提供預裝服務,無論是生產廠商,手機代理商還是銷售商都是有利可圖的。于是,那些沒有參與刷機安裝不良軟件的廠商和運營商,在此時或選擇為虎作倀,或選擇視而不見。
于是,一條“全票通過”的利益鏈就此產生了,而這條利益鏈的受害者卻只有一個——手機用戶。對此中消協律師團長邱寶昌明確表示:預裝軟件難卸載,卸載后難保修違反了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和手機三包規定,侵害了消費者的知情權、選擇權和公平交易權。
手機預裝的N宗罪
伴隨智能手機的日益普及,手機軟件也就成為了一個新興的行業。但一些新買的手機卻被預裝了數十款軟件,用戶卻沒法卸載,影響了運行速度,又浪費了手機流量,導致用戶手機運行變慢、耗電,甚至部分軟件還存在惡意吸費,已經給廣大智能手機用戶的資費和信息安全帶來巨大的威脅。
第1罪
暗中運行拖慢速度
據央視報道,北京消費者小王購買了一款新手機后發現,其中預裝了近20款應用,其中有大部分是自己用不到的軟件。在小王看來,這些五花八門的軟件雖然多余,但并不影響手機使用,所以沒有在意。但不久后小王發現,手機運行速度越來越慢。
為了驗證自己的懷疑,小王來到北京一家軟件安全檢測機構尋求幫助。安全專家發現,在小王手機的程序管理中,十幾款預裝軟件中有八款正在運行,而且在手機主頁面沒有任何顯示,只有在后臺才能看見。
有手機專家指出,手機系統隨著開機以后,自動運行的程序不斷地增加,就會導致手機運行的速度越來越慢,這是一個必然的過程。
第2罪
暗中吸費、偷流量
除了暗中運行手機拖慢速度外,手機安全軟件專家表示,手機系統開機后自動運行的程序不斷增加,手機會越來越慢,這些程序與廠商發生數據交互,或者軟件更新,就會消耗手機流量。換言之,這些手機預裝的軟件很可能讓你在不知不覺中付出更多的上網費用。
此外,為追求利潤,一些手機還被預裝了大量垃圾軟件,暗中吸費。比如去年被曝光的一款名為“食人魚”的惡意軟件,不僅影響正常使用,還惡意吸費,每年暗扣話費超過5000萬元。同年,另一款偽裝為“安卓升級補丁”的吸費軟件,通過短信群發感染手機,按目前短信群發每條1到2分錢計算,100萬條只需1萬至2萬元,顯然暴利。
央視報道稱,北京的一家手機安全檢測機構上半年就發現,一款水貨手機里的軟件暗中操作手機自動發送短信、推送廣告,給手機用戶帶來了資費和隱私的雙重損失。手機軟件工程師表示,他的目的就是通過廣告來賺取相關的利益,然后通過軟件的不斷更新去控制手機用戶成為“肉雞”。
第3罪
無法正常卸載
相比上述兩宗罪,更令人吃驚的是,用戶通過正常渠道無法卸載這些軟件。在點擊卸載時,系統顯示“將程序恢復到出廠版本”,而不是完全卸載,根本無法卸載。
誠然,對于一些級別較高的手機發燒友而言,可以通過刷機獲得手機的root權限,從而刪除掉那些令他頭疼的軟件。(所謂root權限,亦稱“超級管理員”權限,有了root權限后才可以對手機中的系統文件以及程序進行操作,而為了防止沒有專業知識的用戶誤刪除一些系統程序,root權限一般不會開放給普通用戶使用。)不過,根據央視的報道,如果用戶通過root權限擅自更改手機系統,自行刪除掉手機中的預裝軟件,那么他的手機將不再享受保修服務。
預裝的手機應用軟件用不到又刪不掉,如果選擇自行更改系統刪除軟件,又不能享受到國家的三包政策,面對這樣的尷尬與無奈,只好選擇忍受那些多余的軟件繼續在后臺運行,并繼續為不斷增加的手機流量而埋單。
第4罪
可能泄露用戶隱私
在央視報道中還提到,一些無法卸載的軟件會自動運行,消耗掉大量流量。尤其是一些水貨手機和山寨手機,有可能會在暗中操作手機自動發送短信、推送廣告,給手機用戶帶來資費和隱私的雙重損失。
國家互聯網應急中心發布了《2013年第二季度中國移動互聯網應用安全檢測與分析報告》,此前公布的數據顯示,目前國家網絡信息安全技術研究所檢測到的2000多個惡意應用中,已被下載近4500萬次,在所有應用下載量中所占比重高達11%,即用戶每下載9款應用,其中就有1款屬于惡意軟件。
在報告所曝光的手機應用中,排名前4位的應用每種下載量均達到200萬次以上,總下載量在千萬次以上。這些惡意軟件常常偽裝在游戲、界面美化程序或常用小工具中,有的包含木馬病毒破壞手機系統,有的會私自預訂增值服務并悄悄攔截運營商發來的確認短信,甚至記錄用戶登錄軟件的賬戶密碼,竊取支付賬戶。
此外,有專家表示,一些可疑應用既不會主動攻擊手機,但會收集用戶賬號、地理位置信息,甚至能自動連接網絡、開啟藍牙收發數據等。這些功能不僅侵犯用戶隱私,更有可能對用戶人身安全造成威脅。
推薦閱讀
據科技博客theverge報道,鋼鐵俠技術離現實又更近了一大步,美國軍方>>>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手機預裝App牟利 讓你防不勝防
地址:http://m.sdlzkt.com/a/05/20131010/2899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