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90年代,“數字鴻溝”指的是技術領域的“窮人和富人”。這一差距激勵很多社會力量將最新的計算工具普及到全美國人的手中,特別是那些低收入家庭。然而《紐約時報》今日撰文指出,在電腦等最新科技設備普及后,數字鴻溝似乎卻越來越大。
文章大意如下:
雖然努力確見成效,但也帶來意想不到的副作用。這也是研究人員、政策制定者和政府非常想解決的問題。
隨著電子裝置的普及,貧窮家庭的孩子比富裕家庭的孩子花在電視機和電子裝置上的時間多很多。研究稱,他們大部分時間都浪費在看節目與視頻,玩游戲,瀏覽社交網站上。政策制定者和研究人員稱,時間浪費上的差距更能反映父母監督孩子以及限制孩子使用網絡技術的能力。
“我不反對技術,但是技術也不是救世主。”加利福尼亞某中學校長勞拉·羅貝爾說。她長久以來有這樣一個顧慮,如果每家每戶都安裝電腦卻沒有恰當的監督的話,電腦就沒什么價值了。
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對此也憂心忡忡,所以他們正考慮一個提議,打算拿出2億美元打造一個數字話內容讀寫公司。這是一個由數百、甚至數千培訓者組成的團隊,他們將走進學校和圖書館,為學生、家長和求職者講授有效的計算機使用方法。
這些努力促進了一些私人和國家項目的發展,通過支付培訓者費用,讓他們提供計算機正確使用方法的培訓,從基本的鍵盤使用、文字處理功能,一直到在線申請工作和阻止孩子瀏覽網絡色情內容。
“數字化內容的讀寫能力非常重要。”聯邦通信委員會委員會主席朱利葉斯·格納柯斯基說。他認為,跨越數字鴻溝同樣意味著培養父母和學生利用科技獲得教育和工作技能培訓的能力。聯邦通信委員會的官員及政策制定者表示,他們依然十分希望計算工具走進美國的千家萬戶。當前,美國的數字鴻溝依然十分巨大,大約65%的美國家庭有寬帶接入服務,但是在年收入低于2萬美元的家庭中,這一比例只有40%。
“僅僅接入寬帶還遠遠不夠,”微軟公司高級研究員黛娜·博伊德說,“它不僅沒解決問題,還強化了已有的而被我們忽視的問題。”
和其他人一樣,博伊德表示,最初國家為縮小數字鴻溝而努力時,并未考慮到計算機的娛樂功能。
2010年凱撒家庭基金會發表的一項報告稱,如果兒童和青少年的父母沒有大學學位,這些孩子每天比富裕家庭的孩子多花90分鐘瀏覽網絡媒體。而1999年,這一數字為16分鐘。研究同時發現,如果父母沒有大學學位,孩子每天花在計算機、電視、電子裝置等媒體上的時間為11.5小時,比1999年多了4小時40分鐘。
在父母受過良好教育的家庭中,孩子大部分使用的是電子設備的娛樂功能。他們每天大約會花10小時接觸各種媒體,比1999年增加3.5小時。
“盡管電腦具備教育功能,但現實是它們被當成純娛樂的工具!眲P撒研究的作者之一維姬·萊特奧特說,“它們未能縮小數字鴻溝,反而擴大了在時間浪費上的差距!毖芯咳藛T和政策制定者稱,這一挑戰對資源不多的父母和孩子尤為重要。因為它們理應是數字鴻溝縮小的受益者。
諸如此類的顧慮在馬奇·庫克家中體現出來。這位12歲的小男孩住在奧克蘭市,熱衷科技。由于財政緊張,他的家里只有兩部筆記本、一部Xbox 360以及一部任天堂Wii游戲機。他有自己的手機。大多數時間,他會上Facebook和YouTube等網站,收發短信、打游戲等。周末時,他特別喜歡玩家里的游戲機和電腦。
“有時我會熬夜,一直玩到早上7點,”他說,“這正是我為什么周一昏昏沉沉的原因!
他的學習成績一路下滑,已經到了班級末尾。他說,自己長大了想成為生物學家。
亞歷杭德羅·薩莫拉是一名13歲的8年級學生。他自稱“Facebook怪人”。他的母親表示,很高興兒子喜歡使用計算機,不過很難讓他用計算機做家庭作業!八袝r會大發雷霆,我不知道他在干什么。我不知道什么是YouTube,也從未聽說過網絡攝像頭!
低收入家庭更難掌控孩子的設備使用情況。在波士頓,艾米和倫道夫·羅斯是一對沒受過大學教育的父母。妻子在醫院工作,丈夫在書店打工。最近,他們給15歲的雙胞胎女兒購買了筆記本電腦作為好成績的獎勵。他們確保兩個孩子只利用計算機做家庭作業。“如果你買了電腦,卻不規范孩子的使用習慣,他們很快就會濫用!逼牌虐履取ち_斯也有類似的感受,她去年剛購置了一臺惠普筆記本電腦。每次孫子孫女來玩時,她都嚴格限制他們的行為。曾經有一個小孫子偷偷遛到計算機旁,并在Facebook更新了自己的照片。她立刻警告小孫子說,如果再不控制自己,以后就別玩電腦了。
推薦閱讀
國家統計局公布行業平均工資 金融IT最賺錢 ●去年普通職工平均工資4.24萬元,金融行業平均年薪最高,為9萬元 ●A股“打工皇帝”中信證券副董事長殷可的稅前年薪1600萬元,超過王石 ●殷可的年薪超出其所在的金融行業>>>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數字鴻溝:擴大的時代差距
地址:http://m.sdlzkt.com/a/22/20120601/646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