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eryCD一直是上海一家低調但很不錯的公司。從當年裝滿全國人民硬盤的電驢,到后來的《神仙道》游戲,這家公司在產品上,一直可圈可點。 一直沒想明白,為什么該公司要出一個類似于Path的社交產品——腳印。聽說腳印剛更新了一個新版本,第一時間下來用了下,寫了個簡單的測評: 腳印的引導界面強調了“分享和記錄”的概念:

引導加好友的渠道比較豐富:主要社交平臺+聯(lián)系人+系統(tǒng)推薦的方式,通常都能夠找到相關的用戶,同時“腳印”也增加了快成為標配的見面碰一碰的功能,兩個手機碰一碰就能加好友。

主界面比較簡潔大氣,時間線和始終樣式都變得更加有設計感。輕點左下角的“+”號就能引導出記錄的四種模式:睡覺、記錄、簽到和拍攝。記錄是功能最綜合的:發(fā)布包括文字,圖片,地點,時間,相關好友的綜合信息流。在后面的測評中,筆者發(fā)現(xiàn),這種自動式的綜合信息流在整理和回憶上,發(fā)揮了很大的作用。

影像墻,日歷和地圖簽到是本次新版本的最主要更新。

“影像墻”是目前非常熱的瀑布流形態(tài)。用戶能夠沉浸式地在照片和視頻的瀑布流中回憶精彩的瞬間。感覺比較適合旅游類、攝影類用戶,以及有寶寶的人使用,這些人有經常拿起手機回憶的訴求。

日歷功能能夠方便地按照月份回顧發(fā)生的點點滴滴,和微信的朋友圈相比,更有效率,且更容易回溯某一時刻的照片。

而地圖簽到則非常適合旅行愛好者,通過這種展現(xiàn)方式,腳印提供了基于地理位置的照片整理。在實際體驗中,筆者發(fā)現(xiàn),地圖還可逐級放大,支持雙指捏合和單擊智能放大兩種模式,在地圖上瀏覽每一個腳印,一定會超有成就感。當然,這并不是Verycd發(fā)明的,這款產品身上還是逃不掉Path的影子。 腳印打通了新浪微博、微信朋友圈、人人等5個主要的SNS平臺,你可以選擇在發(fā)布之時,直接同步到社交網絡,也可以在發(fā)布后再同步到社交網絡。

測試過程中,腳印的刷新速度和載入流暢性都讓飽受Path煎熬的筆者印象深刻,據說除了圖片資源,其他信息腳印產生的流量大約是同類APP的1/10左右,同時,應用還會自動節(jié)省流量:為用戶在3G/GPRS網絡下獲取更小Size的圖片,回到Wifi網絡后重新補齊高清圖,在Wifi網絡下也有測速模式,在保證流暢度基礎上下載不同Size圖片。這樣的設計在流量費用很貴的中國,相當實用。點評: 雖然沒有完全擺脫Path的影子,腳印的新版本還是做了很多的微創(chuàng)新和本土化改進的。腳印進入的這塊市場競爭激烈,但是在旅游、親子等細分市場,或許腳印會有一定的機會。
推薦閱讀
Paradox新作《利維坦戰(zhàn)艦》浪襲iOS
[db:內容簡介]>>>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Verycd團隊“腳印2.0”應用簡單上手
地址:http://m.sdlzkt.com/a/apple/2013-07-05/271214.html
1/2 1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