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loc在上周末針對EA、SE、Gameloft、Halfbrick、Laminar Research、Mojang等在移動游戲行業內有所建樹的公司發起了一連串的專利釣魚起訴,原因是移動平臺游戲的反盜版驗證侵犯了該公司持有的專利。
上個周末,Minecraft開發者Notch在Twitter上提到自己創立的Mojang公司因“專利侵權”而被起訴了——這次的對手不是Bethesda的母公司Zenimax養活的那票打著“《上古卷軸》商標權神圣不可侵犯”旗號的訟棍,而是更危險的敵人——專利釣魚(patent troll)愛好者。
總部位于美國德州的小公司Uniloc在上周末把自己的存在感刷到了巔峰——針對Electronic Arts、SquareEnix、Gameloft、Halfbrick、Laminar Research、Mojang等在移動游戲行業內有所建樹的公司發起了一連串起訴,原因是這些公司在移動平臺發布的產品侵犯了Uniloc所持有的6857067號專利。
2012年3月,擁有7076445號專利“在電腦游戲環境中,通過交易獲得優勢的系統和方法”的GameTek公司把包括Facebook、Zynga在內的21家涉足社交游戲領域的公司送上了法庭,原因是網絡游戲道具收費模式侵犯了此項專利。
2012年4月,7181690號專利“允許玩家與虛擬空間互動的系統及方法”的持有者Worlds以同樣的理由起訴了動視暴雪——原因是《魔獸世界》和《使命召喚》的存在本身就構成了對此項專利的侵犯。
在2012年7月即將結束之際,6857067號專利“阻止未經授權的電子數據越權存儲在電子設備上的系統和方法”發威了——盡管聽上去有點像是殺毒軟件或防火墻的工作原理,但由于“未經授權”這一定義過于寬泛,它同樣也適用于反盜版驗證。
按照原告的說法,此次被送上被告席的幾家公司皆在自己的產品中植入了“需要與服務器信以執行授權檢查,目的是阻止應用在未經授權的情況下被使用”的內容,而沒有經過此項專利持有者的授權或許可——是啊,除了原告之外,誰能想到這也能成為專利呢?
原告Uniloc是一家徒有專利而沒有產品的公司,其數年來“經營”的內容基本都是專利釣魚官司。部分外媒報道(如escapistmagazine)指出該公司的所有者(也可能是唯一的成員)是一位澳大利亞的“自稱發明家”Ric Richardson,之前被他用同樣手法起訴過的公司還包括微軟、索尼、McAfee等,但Ric Richardson在他的個人網站上發表了免責聲明,聲稱他只是Uniloc的非控股股東,無權插手公司事務,與此次事件完全無關。
專利釣魚案成立的前提極為簡單(至少在美國是如此)——只要擁有一項合法的專利即可。釣魚(troll)只是來自民間的蔑稱,凡是持有專利(或商標、版權等)而無作為,僅僅以此為餌,通過打官司獲得收益的行為皆屬于此范疇,但這一定義并不具有法律效應。由于部分年代久遠的專利適用性極強(如上述內容),當年的魚鉤如今已經變成了撈魚甚至炸魚規模的工具,一旦打起官司來就會有大批公司中招,其他公司暫時幸免于難的原因只可能是原告對整個產業的孤陋寡聞——比如說這次在針對Mojang的訴狀中,Uniloc甚至把“涉嫌侵權”的產品名稱Minecraft寫成了Mindcraft。
推薦閱讀
速途網上海訊 7月23日,巨人網絡宣布,把海外戰略提升到公司高度,計劃2012下半年發力海外市場業務。據了解,巨人海外拓展部成立于2010年9月,主要負責公司產品的出后以及進口代理工作。 4月9日征途2S廣告登錄紐約時>>>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移動游戲面臨的更大威脅來自于專利釣魚
地址:http://m.sdlzkt.com/a/danji/20120724/778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