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舉很快在互聯網內外引發關注。一些消費者在為之叫好的同時也有擔憂:是否會有旅行社愿意攬這個“瓷器活”?旅游產品先天帶有較強的主觀體驗,“滿意”的標準如何劃定?業內人士認為,盡管旅游擔保交易還需在具體操作中不斷細化、完善,但“先玩后付款”的擔保交易方式有助于消費維權,并有望破除信任瓶頸,推動千億元在線旅游市場加速發展。
旅游擔保交易探索“先玩后付款”模式
網上訂機票、酒店,甚至一條龍訂購全套旅游服務產品,基于互聯網平臺的在線旅游業交易正被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接受。中國旅游研究院今年9月發布的《中國旅游電子商務發展報告》稱,2010年中國旅游電子商務市場規模達到2000億元人民幣,占整體旅游收入份額將近15%。
然而迅速擴張的同時,在線旅游市場也暴露出多項問題。根據中國旅游研究院在全國50個重點旅游城市的調查,難以辨別網上信息的真偽、擔心網上支付的安全問題、對線上公司的信譽有疑惑,已成為影響游客使用線上旅游公司服務的三大突出因素。
“如果旅游產品也能和網購平臺上的其他商品一樣,通過擔保交易,用后滿意再付款,或許能解決缺乏信任和維權難的問題。”支付寶公司副總裁樊治銘說。
11月30日,支付寶宣布推出旅游擔保交易解決方案。據支付寶航旅事業部總經理李少華介紹,旅游擔保交易是一個針對在線旅游交易的創新支付方案。消費者通過擔保交易訂購旅游產品后,交易平臺上將自動生成一份電子合同,并為游客暫時凍結預付的旅游款項。在旅行結束的3天內,如果消費者對交易沒有異議,支付寶才解凍旅游費用,放款給商家。
據介紹,支付寶旅游擔保交易首期在北京、三亞、杭州、四川等地試點,2012年將向全國推廣。目前,三亞自游網有限公司、九寨溝九網信息技術有限責任公司等旅游企業加入了支付寶旅游擔保交易。
糾紛如何調解成焦點
用“先玩后付款”的擔保交易模式倒逼旅游市場誠信,很快引發關注,甚至有業內人士通過微博發起調查。記者采訪發現,一些消費者對擔保交易的新模式表示認可,但一旦發生糾紛如何調解、為消費者維權同時如何保障旅游業正常運營,成為爭論焦點。
“作為消費者,我歡迎這種交易模式。”來自蘇州的游客王勝民說,“去年我訂了包含四星級住宿的自助游線路,結果玩過之后發現,住的地方就是個招待所。維權耗時間耗精力,索性吃了啞巴虧。”
支付寶方面稱,破解眼下旅游維權難題,正是推出這項擔保業務的出發點之一。樊治銘認為,從在線旅游網站到旅行社、酒店、地接社等等,旅游產品線長,消費者在維權中往往處于弱勢地位,擔保交易希望能幫助消費者維權,同時有助于打造誠信的旅游產品。
“可是旅游產品本身就是體驗型的無形商品,同樣的景點,不同的人有不一樣的感受,期望值也不同。”“Carol”等網民表示,什么樣的旅游體驗才算“滿意”,很難判定,如此一來,經過消費者確認再劃款也就難以操作。
還有一些消費者提出,旅游維權難眾所皆知,一旦出現糾紛,支付寶是否能勝任“調解員”“裁判員”,也有待觀察。
“事實上,支付寶起到的更多是解釋說明與協助作用,并不做‘裁判’。”中國旅行社協會副秘書長鄭旭說,“比如旅游合同往往有很多細節問題放在補充條款中,支付寶的‘店小二’可以將補充條款、行業賠付標準盡量說明。如果雙方仍存在異議,將由支付寶協調旅游局、行業協會等機構協助消費者維權。擔保交易模式通過暫時凍結旅游款項,可以為消費者爭取維權時機。”
據介紹,中國旅行社協會的法律顧問團是支付寶旅游擔保交易的維權合作團隊之一,目前有20多名常駐各地的律師和法律專家,正著手在此基礎上建立“旅游糾紛調解中心”,為消費者和旅游行業提供法律支持。
鄭旭等業內人士表示,擔保交易為在線旅游消費增加了維權途徑,消費者同樣可以選擇原有的行政和法律途徑尋求解決。如果消費者決定通過行政或法律訴訟尋求賠償,支付寶會將款項打給旅行社,這也意味著擔保交易調解結束。
擔保交易能否“叫好又叫座”?
受訪人士認為,對于快速成長的在線旅游市場,擔保交易模式有利于凈化旅游環境,并通過增強信任度來拉動旅游電子商務增長。但要釋放擔保交易的積極效應,仍需克服不少困難。
首先是旅游產品標準化程度低,如何衡量與調解糾紛仍是難點。一些業內人士建議,旅游擔保交易不妨先通過細分市場,前期加強對標準的細化和限定,把旅游產品中可能藏的“貓膩”提前消除,從源頭保障消費者權益,也降低事后調解難度。
一些業內人士提出,從目前情況看,旅游擔保交易能否吸引旅行社廣泛加入仍面臨瓶頸,其中最直接的壓力是現金流周轉難題。如果團款現金流都被支付寶凍結,又遇到旺季,勢必對旅行社現金周轉構成壓力。如果最終旅行社方面應者寥寥,這種新型交易模式恐難成氣候。
李少華表示,旅游擔保交易在現階段將堅持確認滿意再全款支付,但經過一段時間發展,參與擔保交易的旅游企業會產生各自的信用評分,屆時將在保證為消費者全額凍結款項的同時,由支付寶通過供應鏈融資等方式,按照信用評分提前預支一定比例的費用,緩解企業在提供服務時的成本壓力。
<推薦閱讀
互聯網步入社交時代 開放平臺成SNS網站趨勢>>>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guandian/yejie/20111212/184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