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合法權益被侵害后,25.17%的消費者會選擇“與團購網站協商”,24.50%的消費者會與提供產品或服務的商家協商,但最高的則是37.92%的消費者選擇了放棄維權。
由于技術門檻較低,國內團購網站在近兩年內陡增至5000多家,“千團大戰”的硝煙迅速從一線城市蔓延到二三線城市。網絡團購的產品也從餐飲、休閑、娛樂急速擴張到各類日常消費品。但躥紅一時的網絡團購引發大量消費糾紛,投訴呈現高速增長態勢。
報告顯示,網絡團購被消費者投訴排名前三位的依次是:夸大宣傳,實際商品或服務與網站廣告宣傳不符;團購網站承諾的服務縮水;退貨(款)難,故意延遲退款或者退款程序極其復雜。遇到這三大問題的參與調查者分別為17.05%、12.75%和10.61%。
“消費者對各種夸大其辭的廣告宣傳反映最為強烈。”市消協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團購網站廣告宣傳與實際商品或服務不符,對消費者極易造成誤導。比如一些餐飲供應商為了吸引眼球,極力美化網上圖片。消費者就餐時才發現與實際出入很大。一些美容、保健服務也存在過度吹噓渲染的現象。
團購網站虛標原價、虛假打折是困擾消費者的另一大問題。一些團購網站為了招徠生意,暗中采取虛標原價的方法,炮制打折幅度很大的假象來迷惑消費者。目前,2折、1折、甚至0.2折的促銷信息在團購網站上屢見不鮮,打折幅度較大的項目集中在保健養生、美容美發以及婚紗攝影等服務領域。一些團購網站為了吸引人氣,疏于審核,甚至縱容商家虛標原價,抬高折扣幅度。除此之外,消費者參加網絡團購還經常遇到服務縮水、退款(貨)難、送貨延遲、拒開發票、貨款被騙等問題。
消協組織聯合建議相關部門應盡快建立團購網站信用評價體系。據了解,國內網絡團購行業服務質量規范標準尚屬一片空白。常常僅由團購網站單方擬定合作協議,其合同往往帶有霸王條款色彩。
目前,消費者對整治和規范網絡團購市場的呼聲較高。24.06%的參與調查者表示,有關部門應出臺相關法律法規和行業標準,建立團購網站信用評價體系,規范團購行業的經營行為。
消協組織建議,團購網站在終端消費者與供應商之間怎樣理順關系,提高網站的服務質量,需要相關行業指導機構擬定行業服務標準,指導整個網絡團購行業貫徹實施。
新聞鏈接
參與團購
自我保護措施
消協組織昨天聯合發布消費警示,提醒參與團購需要注意五點:
一是要在付款前對網站的真實性、可靠性進行分析,包括網址、地址、電話、工商執照、ICP備案等;
二是查驗網站電話、地址、聯系人、營業執照等證照之間的內容是否相符;
三是不要被某些網站上價格低廉的商品所迷惑,只有QQ、EMAIL、手機號碼,沒有固定座機電話和地址的網站,不要輕易與其交易;
四是要關注團購網站的口碑及品牌美譽度,參考其他消費者的點評,選擇比較熟悉的網站購物;
五是保留交易記錄、索取售貨憑證。
<推薦閱讀
QQ網購昨開業 騰訊加入年末商戰行列>>>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消協報告稱超過六成團購消費者權益受侵害
地址:http://m.sdlzkt.com/a/guandian/yejie/20111213/186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