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商業新聞網訊】(記者 青云)前一階段,被媒體曝出《海信?騙補?之疑》的文章引起軒然大波。該文提及海信在節能補貼上存在不規范操作,質疑其存在騙補行為。對此,海信等同行紛紛發表聲明辟謠,稱無任何不規范行為。
國家相關部門也嗅出此類事件的重要性和惡劣影響,即便是子虛烏有,也應防患于未然。因此在7月16日,工信部發布了《節能產品惠民工程推廣信息監管實施方案》。
《方案》針對類似事件提出對弄虛作假、騙取補貼的企業,采取通報批評、追繳補貼資金并加倍處罰、取消推廣資格、列入誠信“黑名單”并在媒體上曝光等措施予以處罰。
工信部相關負責人表示,出臺該方案,主要是為了加強推廣信息監管核查工作,切實保障財政資金安全。
今年6月1日節能產品惠民工程正式啟動,國家安排財政補貼265億元,對空調、彩電等五大類節能產品進行補貼。
以下為海信公司董事會鄭重聲明:
1、就《海信?騙補?之疑》文章中提及公司節能補貼存在不規范操作。公司聲明,公司嚴格執行國家的節能補貼政策,無不規范操作,無任何不規范行為。國家從6月1日開始實施節能產品惠民工程,海信響應國家號召,積極參與入圍評審,嚴格按照節能產品惠民工程高效節能平板電視推廣目錄(第一批)要求,在終端組織銷售。公司要向國家申報補貼,需提供完整的補貼手續,包括消費者身份證復印件、發票復印件、以及消費者簽字確認的補貼確認函,全套手續嚴密,公司嚴格按照國家流程規定操作,無不規范行為。
2、就《海信騙補之疑:超高業績增速涉嫌財務操作》的文章,公司聲明,該報道毫無事實依據。該報道中,稱?海信撤離淄博的根本原因是其在電視行業競爭衰弱的體現?,這種說法純屬臆斷。公司關閉遼寧、山東臨沂、山東青州等傳統的電視機生產基地,是公司依據電視產業技術發展趨勢所做的戰略調整,和依據市場拓展需要,對生產基地布局所做的合理優化。公司嚴格執行《企業會計準則》及相關規定,嚴格遵守與財務報告相關的內部控制制度,公司財務報告真實、準確。
3、公司已向相關媒體及個人,發出法律公函,對不符合事實的言論,公司要求其迅速終止并糾正。公司保留通過法律途徑,追究其責任的權利。
推薦閱讀
專家組認定涉案的電子支付服務屬于中方加入世貿組織時承諾開放的“所有支付和匯劃服務”,中方對此持保留意見。下一步,中方將認真評估專家組報告,并按照世貿組織爭端解決程序來妥善做好本案的后續工作。 商務部新聞>>>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工信部嚴懲騙補防患于未然 海信澄清傳聞
地址:http://m.sdlzkt.com/a/guandian/yejie/20111229/1453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