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起初的“談網色變”到漸漸地“觸網”,奢侈品在這條道路上行進得緩慢而謹慎。但基于國人對奢侈品和大牌的熱衷,電商們依然孜孜不倦地開墾國內奢侈品網購的荒土。
艾瑞咨詢預測,2015年我國奢侈品網購交易規模或達372.4億元。互相廝殺的電商們都期望自己能從中多分得幾杯羹。然而,非奢侈品牌官方授權的進貨渠道就像一枚隱形炸彈,隨時可能爆炸擋住這條財路。
近日,當當網被曝售賣假卡西歐手表就是典型案例,曾有業內人士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透露,眼下國內99%的奢侈品網購電商的產品都未經品牌授權,絕大部分都是平行進口(即通過非官方渠道批發產品),這意味著這些渠道流通的產品無法保證為真品,消費者更是有買到假冒偽劣商品的風險。
而另一邊,國外奢侈品網上專賣店紛紛登陸中國。2010年著名時尚品牌的全球官方網絡零售伙伴YOOX宣布進軍中國市場;而奢侈品集團歷峰旗下的網絡專賣店Net-a-Porter亦在今年3月正式進入中國。
面對這內憂外患的局面,匯奢尚副總裁Angela Kapp在接受本報采訪時認為:“中國的奢侈品電商應真正致力于品牌授權的奢侈品,我不認為基于非官方渠道的產品模式是能可持續發展的。”
然而要獲得奢侈品牌的官方授權并非易事,目前國內只有極個別的奢侈品電商做到如此。奢侈品牌授權為何如此艱難?他們的顧慮是什么?國內電商如何取得突破?
授權的艱難
業內曾盛傳某電商老總花費幾十萬請到一奢侈品牌的管理層談授權的問題,結果卻是不歡而散。不管這傳聞是真是假,電商獲得奢侈品牌授權的艱難是不爭的事實。對于這一點,身為早年熟客網的創始人,陳人忠的感觸頗深。
在創業初期,熟客網的團隊就堅持和品牌直接洽談合作,因為非官方渠道的產品無法保證是真品,而貨源供應的持續性也隨時可能面臨問題。但和奢侈品牌的洽談是一個艱難的過程。
2010年初熟客網就開始在香港和Chole談授權的問題,一直到2010年底,熟客網和國內Chloe的管理層已經溝通成熟,在授權上得到品牌的高度認可。然而就在產品即將上線的2011年初,由于Chloe歐洲總部內部政策的變化,原本已經箭在弦上的合作戛然而止。
談了一年的合作就此泡湯讓陳人忠深感沮喪,事實上熟客網創業早期的兩年里類似的挫折不少。談起奢侈品牌授權為何如此艱難的原因,陳人忠的經驗告訴他:“奢侈品牌很看重你過去所做的事情,如果以前沒有一線品牌的經驗,那么品牌便會擔心你將來會做成什么樣。”
奢侈品牌的擔憂基于過往的歷史,過去曾經有不少奢侈品牌被中國代理商經營得“面目全非”,從產品展示到服務都和海外有很大的差距,正因為如此奢侈品牌要花很大的時間對合作伙伴進行考察和談判。
盡管挫折不少,但熟客網的團隊并沒有輕易放棄,一個品牌一個品牌地去談判,因而相比較其他奢侈品電商,熟客網的早期發展得較為緩慢。兩年過去,熟客網的品牌之路不斷推進,慢慢地也拿下了二十多個國際奢侈品牌的授權。 上一頁1 2 下一頁
推薦閱讀
一位開發者告訴新浪科技,蘋果承諾的審核周期是15天以內,但實際上,如果一切合規7天左右就可以通過審核。“最近一個月來,蘋果的審核周期大幅延長,我們的一款產品等了14天還沒有通過審核。” 7月13日上午消息,多位>>>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奢侈品電商小心翼翼 第三方獲授權舉步維艱
地址:http://m.sdlzkt.com/a/guandian/yejie/20111229/1459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