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消息,半年來身陷輿論漩渦,因上市等考慮,劉強東一直沒有公開露面。昨晚,在母校人大的的講座上,劉強東用一個多小時的時間,全面解構京東體系,解讀“京東為什么不賺錢”和“京東怎么能賺錢”兩個命題,還原京東真實的一面。他也坦陳:價格戰是電商宿命,京東價格高于對手活不過1年;物流成本比對手低32%至40%,一年節省數億資金。
京東為什么不賺錢?“我們的體系里沒有毛利率”
“每個不賺錢的公司都該感到羞恥,但在不該賺錢的時間點賺錢的公司都是愚蠢的。我愿意暫時接受羞恥,而不是愚蠢”,劉強東在母校人大逸夫講堂,對于“京東為什么不賺錢”的問題,他給出了答案:“我們的投資還沒有完成,整體只完成了10%。比如說我們覆蓋了300多個城市,中國有2400個城市。什么時候投資完成,成本低于對手,用戶滿意度高,我們就開始盈利”。
外界普遍認為,京東不賺錢的根源在于毛利率低——不久前香港分析師會議中披露的數據顯示,京東2011年毛利率僅為5.5%。“我們的體系里沒有毛利率的指標”,在劉強東首次對外披露的一張京東結構圖中(見下圖),十個要素躍然紙上:最底層團隊;次一層是信息系統(成本、效率);再次一層是財務系統(包括現金流和財務管控、賬面資金再投資能力、融資能力);最上一層是產品、體驗和服務,體系之外的是用戶。“每年年底高管會議,我們就為這十個部分打分,得分最低的三項作為明年的戰略重點”,劉強東再次強調,“毛利完全不在我們的考核范圍”。
當然,精明商人劉強東早已打好了盈利的小算盤,他用沃爾瑪的舉例:“沃爾瑪一年銷售額幾萬億(人民幣),超過40%的凈利潤是賬面資金的再投資。我們平均庫存周轉率是30天”,據了解,京東平均賬期為45天至60天,這意味著大量的賬期內沉淀資金可供其再投資獲利。
開源的另一端,是成本控制,這也是劉強東的商業邏輯:電商企業應該通過降低成本實現盈利,而不是加價提升毛利去忽悠消費者。 上一頁1 23 下一頁
推薦閱讀
昨日,凡客誠品宣布了一個進軍3C的試水之作——開賣小米手機。該公司透露,未來不排除后續會有更大合作。但有業內人士認為,物流短板將成為各電商平臺化戰略路上的“攔路虎”。 京東商城賣電子產品,當當網賣書,亞馬>>>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guandian/yejie/20111229/1464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