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的最主要來源一直是報紙,而最近很多報紙自己成了最大的新聞,自己撐不下去了。根據美國國會的報業研究報告,從2008年到2010年,全美有8家主要報紙宣布破產,數十家城市報紙關門,有些報紙不得不停止印刷版轉型為網絡出版,只有報沒有紙。原因很簡單,網絡現在成了人們瀏覽新聞的主要來源,導致報紙的廣告收入大幅度減少。
這個時候,巴菲特卻大舉收購報紙:伯克希爾公司過去35年僅擁有一家日報,就是1977年收購的《布法羅新聞報》。2011年12月份他買下家鄉的《奧馬哈世界先驅報》。今年5月,他宣布注資1.42億美元給Media General公司旗下63家報紙,現在又買下了“Bryan-College Station Eagle”和《韋科先驅論壇報》。今年一季度,巴菲特還買入了擁有48家中小型地區報紙的Lee Enterprises (LEE)公司210萬美元?傮w來看,最近不到一年巴菲特就投資了115家報紙。
在報紙行業一片蕭條一片悲歌中,巴菲特卻逆勢大量買入100多家報紙,是情感,還是理智?
毫無疑問,從13歲開始送報的巴菲特對報紙有著非常深厚的情感,但這位最成功的投資大師始終非常強調理性,20年前他就預言到報紙的衰落,但是最近報紙收購價格的大跌,使報紙投資的性價比大幅提高,進入了巴菲特投資的安全區。
第一,巴菲特對報紙的情感:不做投資就做記者。
巴菲特說:“我一生都熱愛報紙,將來也會一直熱愛。”他曾經說過,這輩子他不做投資的話,就會做記者。
巴菲特的人生第一桶金,來自于送報紙。他12歲就開始送報紙,每天天不亮就起床,要送500份報紙。結果這個中學生每個月賺的錢比他的老師還要多。
巴菲特的投資第一桶金,也來自于報紙。1973年,巴菲特買入《華盛頓郵報》102萬美元,一直持有到現在,長達40年, 2004年底市值增加到16.98億美元,30年的投資利潤為16.87億美元,賺了160倍。
巴菲特投資最主要的消息來源,是報紙,他每天要看5份報紙。他甚至特意讓郵遞員晚上就把《華爾街日報》給他送到家里,他有時竟然會等報紙等到半夜也不睡覺。
第二,巴菲特20年前的預言:報紙走向衰落。
20年前,在1991年度致股東的信中,巴菲特分析了傳媒企業的經濟特權從強到弱的轉變:
“由于零售業經營模式的轉變加上廣告與娛樂的可選擇數量激增,傳媒企業的經濟競爭力過去一直非常強大,現在卻持續受到嚴重的侵蝕。”
“事實是,報紙、電視與雜志這些傳媒企業,在其經濟行為上開始變得類似于普通企業,而不再是經濟特權企業。讓我們快速地看一下,把經濟特權企業與一般企業區別開來的特點是什么,不過請記住,很多業務介于二者之間,所以最恰當的描述應該是較弱的經濟特權企業或是強大的普通企業。”
“一種經濟特權來自于具有以下三個特點的一種產品或服務:( 1)客戶確實需要或期望得到;( 2)客戶認為沒有與其非常近似的替代品;( 3)不受政府的價格管制。產品或服務具有以上三個特點,就會體現為公司具有定期對產品與服務進行攻擊性定價的能力,從而能夠獲得更高的投入資本收益率。而且,經濟特權能夠容忍錯誤不當的管理。不適合的經理人雖然會降低經濟特權的盈利能力,但是并不會造成致命的損害。”
“與經濟特權企業相反,‘普通企業’想要獲得遠遠高出平均收益率水平的盈利,只有成為低成本經營者,或者是趕上市場非常緊俏供給嚴重不足的好時候。但是這種供給嚴重不足的情況通常不會持續很久。通過超一流的管理,一家公司可能持續保持低成本經營者的地位相當長的時間,但是即使是如此,還是持續不斷在面臨競爭對手攻擊的可能性。普通企業,不同于經濟特權企業,會被糟糕的管理徹底毀掉。”
“直到最近,傳媒企業還擁有經濟特權企業的三個特點,因此還能夠既進行攻擊性的定價,又能容忍寬松的管理?墒,現在的消費者尋找資訊與娛樂(他們的主要興趣是后者)時,對于資訊與娛樂的來源可以享受到極為寬泛的多種選擇。不幸的是,消費者的需求并不會隨著新的供給巨幅增長而相應擴大:兩億五美國人,還是五個億眼球,一天還是只有24 小時,需求不可能再增加了。結果只能是,資訊與娛樂供應商之間的競爭變得更激烈,市場因此分割成碎片,傳媒行業因此喪失了一部分經濟特權企業的競爭力,盡管遠遠不是全部。”
第三,巴菲特最近3年的突然改變:從堅決不買報紙到大量收購報紙。
在2009年的股東大會上,巴菲特表示:“對于美國大多數報紙,我們不會以任何價位來收購它們。”
過了3年,巴菲特卻開始大量收購報紙。從堅決不買,到大量購買,是什么讓巴菲特做出如此大的改變?
原來不買的原因很簡單,報紙競爭優勢大幅減弱,導致其估值大幅下降。巴菲特20年前就清楚地認識到這一點:
“傳媒行業的經濟特權由強變弱,馬上直接影響到傳媒企業的短期盈利,但對傳媒企業的內在價值的影響要遠遠大于對短期盈利的影響。而過去同樣是一塊錢的收益,股票買方對于傳媒企業的一塊錢收益的估值遠遠高于鋼鐵企業,是因為他們預期傳媒企業的收益將會持續增長(而股東不需要為收益增長再額外投入更多的資本 ),而鋼鐵企業的盈利明顯屬于那些圍繞正常盈利水平上下波動的企業類型。” 上一頁1 2 下一頁
推薦閱讀
分析人士指出,亞馬遜是否正在研發智能機關系不大,現在的問題在于智能機何時發布。“我認為在你看到Kindle智能機之前,時間是一個問題。杰夫·貝索斯知道如果他想亞馬遜成為蘋果,甚至是擊敗蘋果,他就需要同蘋果iP>>>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guandian/yejie/20111229/1467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