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商城最近首批通過2012年快遞經營審核又刺激了業界神經。電商企業與物流企業的暗戰博弈直接上升為物流企業的申訴抗爭與業界關于電商跨界快遞“該與不該”的激辯。而與京東同行的電商企業亦是惴惴不安備感壓力,他們不知道其他電商企業一旦擁有物流鏈,自己的競爭力還有多少。這究竟是一場硝煙戰還是決定生死的“世界大戰”,尚難預知。但競爭已然開始,各方必然尋求“變法”,否則只能等死。
電商企業之財報煩惱
今年有關京東最熱的新聞,無疑是IPO上市。有人提出,京東商城申請“快遞牌照”目的就是“為他們上市畫一個更好的餅”。京東今年5月暴露的財務數據顯示,2011年它的收入為212億元,毛利率為5.5%,配送費占比6.6%、廣告占2.3%、技術和管理費用率在1.5%左右,最后計算下來,凈利潤虧損十億多元。
數據可見,6.6%的配送費搶走了京東高額的利潤。開銷占比越大,越有壓縮的空間,也會成為企業改良財務報表首先“開刀”的對象。據悉,從2011年11月底開始,京東不再對39元以下的訂單免運費。京東以此辦法來提升利潤率。
另一家電商大頭企業當當網有著與京東相似的財報結構。據悉,當當網2011年第四季度的毛利為1.289億元,毛利率為10.5%,而倉儲和貨運支出為1.554億元,占其當季總營收的12.6%,最終導致當當網當季運營虧損,利潤率為-12.1%。
電商企業的財報直觀反映了物流成本直接關系電商企業的盈虧水平。“配送費”搶占利潤率已是各大電商企業共同的煩惱。對此,相信所有電商企業都有降低物流成本的強烈愿望。有的企業采用“擇優合作”選擇價格低的物流企業合作,有的通過談判或深度戰略合作來尋找低成本物流企業,但直接創建自己的物流渠道,很多人并不敢輕易嘗試。京東此次的做法,無疑讓很多同行震驚之余是又羨慕又擔心。
跨界快遞的戰略之選
如果說電商企業涉足物流領域是賺吆喝聲,圖個熱鬧圖個上市的概念,那么,這種說法未免太“輕敵”。如果說電商企業是為了重建核心競爭力,那么肯定有人認為這是在“玩火”。目前,業界關于電商跨界快遞有正反之說。
持反對意見的,除擔心自己的飯碗被砸掉之外,還有很多認為其對產業和企業自身發展不利。
中國快遞咨詢網首席顧問徐勇表示電商切入快遞業亦有瓶頸。電商企業自建物流接收第三方訂單,在配送中難以回避同質化競爭的問題。“客戶難免擔心消費者信息泄露。在這種矛盾沖突下,電商企業的快遞最終不得不轉向獨立的第三方配送。”
外貿類電商網站易唐網CEO汪若海認為任何一個行業都要有自己的行業積累。就電子商務行業而言,如果后續的服務很好的話,人們是不會渴求送達速度的。亞馬遜這么大的公司都沒有自建物流。 上一頁1 2 下一頁
推薦閱讀
當雅虎CEO湯普森因為學歷造假丑聞而被迫辭去雅虎CEO職務時,他僅在CEO位置上坐了四個月,而且他還是雅虎近五年來第四位離職的CEO。事實上,近年來的雅虎發展潛力和盈利能力飽受詬病,公司也多次面臨高層人事變動和股>>>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guandian/yejie/20111229/1471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