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百度里輸入信息發布平臺,得出的相關訊息有六千八百多萬條。這個數據每天都在累計增長,原因正在于它的“草根性”。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分類信息平臺的低門檻使免費信息發布平臺如雨后春筍般興起,與此同時也帶來了分類信息行業的“誠信”拷問。相關調查顯示,在信息發布平臺中,百姓網的無審核制早似乎已是公開的秘密,發帖者甚至不用注冊都可以隨手發帖,更別說帖子內容的真實與否了。
早在2010年,榆林百姓網負責人余某隨手發了一則關于《陜西榆林數千群眾圍攻交通局 警車被推翻》的帖子,隨后被新浪、網易等數十家媒體轉發,該帖文經調查被證實是虛假事件,余某也因擾亂公共秩序被依法行政拘留。
該事件只是冰山一角,因招聘信息虛假,女士應聘酒店前臺交押金后變KTV坐臺小姐、聲稱“特供直銷”的自行車,買主到手竟然全是拼湊零件、發布信息者莫名公布他人手機號碼,害別人不停被騷擾、冒充名導演招演員騙錢……在這些信息平臺,各種層出不窮的詐騙事件幾乎每天都在上演,而面對媒體鋪天蓋地的報道,網站幾乎是不聞不問、完全置之不理的漠然態度。
信息發布平臺的存在是為了方便網民生活之用,卻由于其本身的不規范,對用戶既無身份審核、對發布的信息也完全不負責任,導致垃圾信息、虛假信息泛濫。在百姓網發帖,發布者無需任何審核,點擊“免費發布信息”后填入聯系方式,再設置一個密碼就能發布成功。過程僅僅幾分鐘,信息就立刻在網站顯示出來,這也是海量垃圾信息的根源所在。海量信息的背后,網友對于信息反而失去了主見,無法判斷真假,信息平臺也就失去了原本意義。
免費信息平臺之所以吸引人,正在于它的不收費,這也是網站對于信息發布“寬松”的重要原因。百姓網的盈利方式就是進行廣告聯盟網賺項目,即號召網友們幫忙推廣注冊用戶和發分類信息。如果用戶推廣的鏈接被人注冊,注冊用戶在特定類目里面發一條信息,原始用戶將獲取1-3元的傭金。所以,為了獲取更多的傭金,很多推廣員用戶都擁有一些虛假ID,身邊被鼓動的朋友去發布的信息,也多為虛假信息。
低門檻造成的結果是虛假信息泛濫,長久發展下去只會是行業之患。隨著分類信息行業面臨著“誠信”拷問,分類信息網站的又能走多遠呢?
推薦閱讀
搜狗CEO王小川表示,經過協商,搜狐集團將回購阿里集團所持有的搜狗股份。這意味著搜狗將回購阿里集團所持的全部股份。回購成本為2580萬美元,阿里巴巴這筆投資賺了1080萬美元。 昨天,搜狐集團宣稱,將回購阿里集團>>>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無審核垃圾信息泛濫 百姓網面臨誠信拷問
地址:http://m.sdlzkt.com/a/guandian/yejie/20111229/1473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