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已經有數以億計的人加入社交網絡,他們用Facebook交換消息,用Twitter發表觀點,用LinkedIn建立人脈。但很少有人意識到,他們正在為社交網絡工作。從本質上講,公司就是一群擁有不同想法和專業技能的人。要獲得成功,就要協調人員質量。
很多軟件公司正在幫助其他企業從事這類工作,用時下的流行語來說,就是成為“企業版Facebook”。無論是在工作還是生活領域中,年輕企業都在這一市場加大馬力,老牌公司也不甘示弱。本月有報道稱,微軟(微博)已經同意斥資12億美元收購其中的一家行業新星——Yammer。該公司成立不足4年,卻已經吸引了500多萬企業用戶。但雙方均未對此置評。
倘若果真如此,表明微軟除了自家的企業社交產品SharePoint外,還希望(或需要)更多服務。市場研究公司Gartner分析師馬克·麥克唐納(Mark McDonald)認為,這起可能的收購標志著行業的整合。“隨著需求增加,你肯定希望獲得盡可能多的平臺。”他說。
事實上,需求的確在飛速增加。市場研究公司IDC本周發布的報告顯示,多數企業社交軟件公司去年都實現了兩位數的收入增長,Yammer更是達到了驚人的132%,總額高達2230萬美元。
按照12億美元計算,Yammer的估值幾乎去年上市的Jive Software相當,但后者資格更老、規模更大。這將給Yammer的投資者帶來豐厚回報,他們已經向該公司注資1.42億美元。科技博客TechCrunch今年2月稱,Yammer今年1月的最新一輪融資估值達到5億至6億美元。這也導致投資者重新評估Jive Software的估值:自從微軟洽購Yammer的消息傳出后,其股價已經上漲了四分之一。
企業社交網絡模仿了公共社交網絡的方式,很多企業已經借助后者來推銷自家產品,聽取客戶反饋。在類似于Twitter或Facebook的內部網絡中,可以分享客戶信息,組建項目團隊,共享工作文檔,組織工作流程,匯集專家意見。
在這樣的平臺中,信息和觀點的傳播速度將會加快。CEO們也都表示,員工對他們的要求響應得更快了。這種內部網絡本身也產生了有用的數據,例如,可以幫助企業了解哪些人的想法獲得了更多的認可和褒獎。6月19日,專門為企業部署本地化社交網絡的Socialtext稱,該公司已經拿下了美國住房與城市發展部的合同。
從某種意義上講,企業之所以建立社交網絡,是因為他們擁有一批已經適應這種交流方式的員工。對這些員工來說,不在辦公室里使用社交網絡,就像沒有智能手機一樣落伍。
在巴寶莉的倫敦總部,有70%的員工不足30歲。“我在物理世界長大,說英語。”巴寶莉CEO安吉拉·阿倫茨(Angela Ahrendts)說,“他們在數字世界長大,談社交。”巴寶莉選擇的社交網絡是Chatter,隸屬于云計算公司Salesforce.com。在巴寶莉的9500名員工中,約有6000人使用該服務。
Salesforce.com CEO馬克·本尼奧夫(Marc Benioff)是“社交型企業”的主要倡導者。按照這種理念,社交網絡需要滲透到整個公司中,將員工、客戶甚至實體產品聯系起來。
廣泛普及是Yammer成功的關鍵。用戶可以輕易建立自己的網絡,無需IT部門的協助。該服務的基本功能完全免費,如果想要更多的存儲空間和支持,則需要額外付費。約有15%至20%的免費用戶最終轉變成付費用戶,足以說明Yammer的價值。但并非所有企業都認可Yammer的模式,這完全在意料之中。Socialtext CEO尤金·李(Eugene Lee)就表示,Yammer模式“深受終端用戶和風險投資家喜愛,但卻遭到IT和財務部門的憎恨。”
即使是在封閉的企業網絡中,人們在評論他人時也必須倍加小心。底特律的一家商業咨詢公司有5.7萬員工使用全球Yammer網絡,該公司就禁止在其中提及客戶名稱,避免引發不必要的麻煩。
但并非所有企業都愿意使用社交網絡。Gartner最近對250家組織進行調查后發現,有35%的企業對這種業務感到“恐懼”。然而,擁有“企業版Facebook”,或許可以讓員工談論工作時不再那么隨意。而微軟之所以押注這一領域,或許正是看到了這一前景。
推薦閱讀
谷歌CEO拉里·佩奇周四向員工發去電郵稱,他的身體并無大礙。谷歌周四表示,佩奇出現了“失聲”狀況,但是并未提供更多信息。這致使華爾街開始推測佩奇是否可能遭遇了嚴重的醫療問題。 谷歌CEO拉里佩奇(Larry Page)周>>>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guandian/yejie/20111229/1488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