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商業新聞網訊】(記者 王淇)最新報道稱絕大多數團購企業并沒有能力跳過不盈利的模式陷阱,市場冷卻、上市擱置、內部惡化這條惡性循環生態鏈讓企業們束手無策。
據了解,團購網站的商業模式似乎比其他互聯網業態更加清晰:跟商家談好項目、項目上線、消費者購買、接受服務、團購網站給商家結算費用。而其涉及類別主要集中在諸如餐飲、美容、美發等服務業上。
誰也沒有想到團購網站的增長速度竟然如此之快。根據中國互聯網監測研究權威機構DCCI互聯網數據中心的抽樣調查,截至2011年8月,中國團購企業已超過5500家,近18個月里,平均每天新冒出10家,當然,也有相同數量的團購網站面臨死亡。
據了解,團寶網曾斥資幾千萬元請三位明星做代言人,而這個數字與一個團購網站每輪融資的數額相當。除此,窩窩團也花重金在競爭對手處挖來高管……企業的信念非常明確,用燒錢的方式把自己的聲音放到最大,以此占得市場和行業排名前位。
“除了窩窩團外,拉手網也曾啟動過IPO程序。現實狀況已經很明顯了,國內團購網站立即上市的希望不大。”易觀國際分析師郭洋說。
IT商業新聞網了解到,國內團購市場發展弊端主要體現在同質化嚴重、缺乏創新;用戶黏性差、轉化率低;盈利困難、融資困難;門檻過低、缺乏監管;跑馬圈地、裁員撤站;用戶投訴、商家不滿等6個方面。雖然團購的商業模式清晰明了,但團購企業本身對其自身業務定位卻頗為模糊。
“粗獷的圈地戰已經打完,現在是精細化時代,根據企業特點找出適合自己的路而不被外界所左右才是關鍵。”郭洋說。
易觀國際分析師陳壽送認為,團購只是一種銷售方式,并不是一個真正的行業。未來的團購企業將向生活服務類電商企業轉型。團購只是這些企業進入市場的敲門磚,如何圍繞團購做更多深入的服務,才是關鍵點所在。
從應用操作來看,團購網站將和視頻、SNS網站一樣走向技術精準之路。比如,團購網站要通過技術,打通商家、團購站點、用戶間的信息流和資金流,建立龐大 的雷達掃描系統,確立用戶信息并細化分析。團購行業的市場份額也已呈現出強者恒強的趨勢。創新工場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開復此前曾表示,國內5000多家 團購網站99%將會死掉,僅四五家已達到經營規模的團購網站最終將成市場主宰。業內人士認為,美團、窩窩團、拉手將是團購市場上最后的“三國”。
推薦閱讀
在周二公布的法庭文件中,雅虎代理律師凱文·史密斯(KevinSmith)請求舊金山聯邦法官將訴訟案審理的最后期限推遲2周。史密斯稱,Facebook對這個請求沒有異議。他表示,延長期限“有利于和解談判”。 6月21日消息,據>>>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團購行業浩劫:3月份蒸發掉357家網站
地址:http://m.sdlzkt.com/a/guandian/yejie/20111229/1489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