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紐約時報》報道,美國總統奧巴馬從任職開始,就密令加快對伊朗主要鈾濃縮設施計算機系統進行網絡攻擊,使美國首次使用網絡戰武器行動的規模不斷擴大。而另一方面,美國卻一直指責包括中國在內的其他國家對美實施網絡攻擊。日前被炒得沸沸揚揚的“火焰”病毒,也很有可能來自美國人之手。
威力巨大伊近千離心機被攻擊癱瘓
網絡攻擊計劃早在前總統小布什任內就開始進行,代號為“奧運會”,奧巴馬上臺后決定加快對伊朗核設施網絡戰的進攻步伐。2010年夏季,由于一個程序錯誤,美國與以色列專家研制的一個蠕蟲病毒“震網”意外脫離伊朗納坦茲核電站,而散播到全世界的互聯網系統。即使這個事件導致美國網絡戰計劃泄露天機,奧巴馬也沒有改變這個加快進攻的決定。因為有證據顯示美國攻擊確實造成伊朗核設施不斷遭到破壞,奧巴馬決定繼續進行網絡戰。
在接下來數周內,伊朗納坦茲核電站被一波又一波的“病毒”擊中。在這次連環攻擊的末期,伊朗近1000個離心機一度癱瘓,當時伊朗有5000個用于鈾濃縮的離心機。
對這次破壞行動在拖延伊朗制造出核武器的進程上取得多大成果,美國官員評價不一。奧巴馬政府內部官員估計,美國網絡戰將伊朗制造出核武器的日期延后了18個月到2年。但是政府內外的一些專家則持懷疑態度,認為伊朗鈾濃縮水平已經穩步恢復。
報道稱,這是美國首次使用網絡戰武器致使他國基礎設施癱瘓。
環節緊扣
除了靠電腦還得靠間諜
網絡戰雖然也是通過電腦病毒對目標進行攻擊,但對于一個國家的核電站,攻擊則顯得不那么簡單,除了必備的“病毒”,還得依靠最原始的力量“人力”。美國中央情報局前長官邁克·海登稱,完成“戰爭”必須有人鋌而走險,將“病毒”帶進目標。在攻擊伊朗納坦茲核電站的過程中,必須依靠工程師、維修工人(實際上都是美國間諜),以及核電站內其他不知情的人,將控制器通常是一個“存儲器”連進核電站的網絡。
2008年,開始時的攻擊是小規模的,伊朗人對此并沒有察覺。一位美國官員稱,伊朗人當時只是抱怨零件出問題,或者技術人員維護不當。伊朗人沒有發覺的原因是“病毒”發出的攻擊沒有一次是相同的。而且當“病毒”發動攻擊時,它會向納坦茲核電站的控制室發出“工作正常”的信號。這位官員稱,這是“病毒”最精彩的部分。而美國隨后發現,伊朗方已經開始對其工作人員“炒魷魚”了。 上一頁1 2 下一頁
推薦閱讀
昨天,京東商城正式啟動六月諾曼底大“惠”戰;同一天,當當網也宣布年中慶活動……除了比拼價格,目前市場上吸引消費者進一步購買的還有差異化的產品,洋玩意走俏…… 【IT商業新聞網綜合報道】(記者 吳澤)電商市>>>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奧巴馬曾密令網絡攻擊伊朗 近千離心機癱瘓
地址:http://m.sdlzkt.com/a/guandian/yejie/20111230/1518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