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商業新聞網綜合報道】(記者 慕習)今年是單向街圖書館躲不過的7年之癢。5月17日,單向街書店創辦人之一于威發出一條微博“從2006年開始創辦的單向街圖書館,目前遭遇了一點危機:合約即將到期,房租大漲,無以為繼。”藍色港灣,走向貧瘠。
風入松、第三極、光合作用,這些曾風行一時的獨立書店已經一個個關張倒下了。而今,爆出坐落于北京藍色港灣的單向街圖書館由于租金大漲7月將搬家,新址正在尋覓。
藍色港灣,一個五光十色的時尚街區,珠寶、奢飾品、西餐、大牌林立,單向街書店就藏身于這藍色奢華中的一隅,廣場邊的安靜角落。據悉,單向街書店搬走后,這里將建立餐廳。
“歡迎來單向街讀書、思考、改變這個世界”,就像他在網站上的口號,單向街圖書館除了成為愛書人的棲息地,更以其理想主義色彩引人投懷送抱。他的創始人之一張帆說,在充分估計成本與困難的前提下,實體書店應做得專一、獨特,“有一個理由,讓讀者到你的書店里去”。
單向街7月遷址 受網絡書店和房地產雙重夾擊
單向街書店要搬家的消息令一些文人墨客扼腕嘆息。
北京大學出版社職業教育編輯部主任姚成龍認為,這是讀書人的又一傷心事。
網友“尼小采采”說:我們有舌尖上的中國,卻沒有指尖上的中國。。。
網友“張淼劼-很多水”稱:“一個書店敵不過餐廳的國度,還奢求他的人民能有什么高尚的追求,讓我們一起跌回到舌尖上的中國吧。”
“獨立書店,正遭受著房地產和網絡書店的雙重擠壓。”投資人之一楊文軒表示,一方面,不斷上漲的房地產租金,給單體經營的獨立書店,帶來了巨大的成本壓力,而網絡書店的各種折扣戰,又在進一步擠壓著實體書店的生存空間。“中國的圖書定價本來就比國際上低,網上商城以圖書打折為噱頭,用其他商品賺回利潤,可獨立書店沒法如此。”
面對租金成本的不斷上揚,國營書店可以依賴政府補貼,民營書店得不到任何補貼優惠。“當初大家走在一起創辦單向街,更多的是保留一份對文化的敬意和追求,并不是為了賺錢。實際上,單向街也不賺錢。”楊文軒坦誠,依靠圖書銷售和文化沙龍等活動,單向街至今也只是做到能基本維持。
評論人康國平稱:網絡書店地租少。實體書店利潤低。去商業區辦書店,本來就不靠譜。
鳳凰空間建筑文化出版中心策劃總監王博說:“強烈呼吁政府部門能夠為它們提供一定的補貼。”
推薦閱讀
昨天中午,中關村大街鼎好電子大廈樓下,汽車點評網全國近30家分站的十余名代理商聚集在此維權。北京京華律師團康凱律師表示,公司所謂的補充合同,實際從法律上來說為合同變更,總部進行合同變更必須征得代理商同意>>>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guandian/yejie/20111230/1523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