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收入與信批不符,付費用戶數量與第三方統計不符、版權數量被疑夸大…………”盡管“五一”前夕,樂視網已就外界對公司2011年財報數據中采用的攤銷方式的質疑,進行了澄清,但由于澄清不給力,樂視網4月24日當天仍以跌停結束當天交易,并在隨后兩個交易日以綠盤收盤。雖然,此后樂視網股價逐步回升,但5月7日有投資者再次發文,通過對樂視網的版權攤銷方式有利于“美化”財務數據,讓外界對樂視網的質疑聲音再度響起。
誠然,關于樂視網是否存在數據造假目前仍未有相關部門作出定論。但通過此次事件所披露的資料,我們仍然可以對樂視網是否要繼續維持版權分銷的盈利模式、廣告收入增長落后行業第一陣營等問題提出三大隱憂。
隱憂1 未來或因版權而陷入險灘
A 直線攤銷法增加未來成本
2009年-2011年,樂視網分別實現凈利潤4447萬元、7009.94萬元和13112.11萬元,分別同比增長46.98%、57.63%、87.05%。與此同時,行業龍頭優酷、土豆等則連年喊虧損。
樂視網三大隱憂:廣告收入和短期現金流陷困境
同為視頻網站,業績緣何差距如此之大?影視劇版權采購成本攤銷方式則成為市場質疑樂視網“業績高企”的原因所在。
目前,樂視網采用的是直線攤銷法,假設花費1000萬元購買了某套電視劇的播放權,有效期5年,則每年計入成本200萬元。與之相比,樂視網在國內的主要競爭對手優酷采取加速攤銷。同樣1000萬元買來5年有效期的電視劇播放權,優酷網在第一年會將50%即500萬元計入成本,第二年25%,第三年12%。這意味著在第一年,優酷比樂視網成本增加300萬元。在收入不變的情況下,意味著利潤減少300萬元。
對此,樂視網的回應是,直線攤銷法符合《企業會計準則第6號——無形資產》的規定,同時與美國視頻網絡巨頭Netflix的處理方法一致。樂視網還按照雙倍余額遞減法測算了不同會計處理的影響,據樂視網測算,2011年度將因此版權成本增加3005.95萬元,當年凈利潤減少22.97%。樂視網認為,上述結果對上市公司業績無顯著影響。
然而,按照樂視網采用直線攤銷法的采購成本攤銷方式,這也意味著,與加速攤銷法相比,樂視網今后幾年在消化2011年版權大戰所帶來的成本壓力方面,其消化能力也將低于采用加速攤銷法的網站。此外,隨著國內影視版權的降價,一些尚未分銷出去的影視版權也存在貶值可能性。 上一頁1 234 下一頁
推薦閱讀
近日,《福布斯》雜志評選出了全球最佳投資人榜單,吉姆-布雷耶、馬克-安德森、雷德-霍夫曼分別位列榜單三甲。華人投資人中,沈南鵬憑借奇虎360的投資排名第24位,衛冕華人投資第一寶座。此外,閻炎憑借在巨人網絡的>>>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guandian/yejie/20111230/1552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