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看起來很美”的電商自有品牌之路并沒有預期中那么美。在此背景下,當當此番再推自有品牌,絕對沒有按理出牌。
4月5日,當當網自有品牌“當當優品”和“Dangdang Baby”正式上線。繼奠定圖書B2C領頭羊地位、進軍百貨銷售、聯手國美進入3C領域等一系列大動作之后,當當再度發力,正式宣告自己加入了電商自有品牌的行列。
其實,不管當當、凡客,還是中國更早之前的B2C網站,都在積極探索新的電商發展模式。而它們近年來的運營軌跡,大都從單純的網絡渠道,到開放平臺,再到自建平臺。但到目前為止,各大電商仍面臨著虧損的局面。這就使得盈利成為擺在它們面前的共同難題。
單純從盈利空間來看,自有品牌較之代理品牌毛利率高,電商們似乎從中看到了走出困境的曙光,以至于一窩蜂地開發自有品牌,迅速搶占地盤。
效仿傳統零售大佬涉足自有品牌,電商們果真能破冰而出扭轉虧損迷局,迎來電商的春天嗎?是理性回歸,還是盲目跟風?
跟風浪潮撲面而來
B2C創建自有品牌并非新鮮事。在當當之前,已經有不少電商有此意向,而在近期,更有多家電商頻頻出招。
據京東商城一位內部人士稱,京東商城CEO劉強東早在幾年前就有布局自有品牌的想法。日前也有媒體稱,京東商城很快也會加入到自有品牌服裝的爭奪戰中,并將由凡客過檔至京東的副總裁吳聲親自掛帥。而外資電商新蛋網旗下的自有品牌Rosewill,已于今年1月在中國上線。
值得注意的是,傳統家電連鎖巨頭蘇寧電器旗下的電商平臺蘇寧易購,在以力度較大的促銷活動挑戰國內電商行業的既有格局之余,還在布局自有品牌的服裝業務,并將于今年下半年上線。
此前曾公開表示“不會開發自有品牌”的好樂買CEO李樹斌也改變了主意。他在近日透露出好樂買“有必要做自有品牌”的風聲。
眼見眾多大小競爭對手都在自有品牌業務上追金逐銀,當當進軍自有品牌領域的舉措就不讓人意外了。 上一頁1 23 下一頁
推薦閱讀
京東宣布將拿出5億元對家電產品進行促銷,分別在5月和6月投入,以拉動大家電的銷售,電商行業價格戰再次升級。身陷資本寒冬,中國電商卻始終難以擺脫價格導向的競爭模式。 身陷資本寒冬,中國電商卻始終難以擺脫價格>>>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guandian/yejie/20111230/1556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