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商業新聞網訊】(記者 葉舟)24券作為團購網站中的一份子,可謂風波不斷。從最初的裁員撤站到近期的加油卡欺詐,每件事情背后都難逃資金缺血即將短命的猜測。
近日,又爆出24券拖欠商家欠款不還,還擅自要求對方簽定和解協議,變更合同的最終目的是少還商家一半的債務。這引起了公憤,部分商家已經紛紛趕到北京總部進行維權。據商家微博爆料稱,24券還完一半欠款后即視為向商家支付了“欠款總額”,而雙方基于之前合作產生的債務關系自行終止,商家不得向24券提出任何主張和請求。
4G時代主編城宇對此表示稱,24券種種行為背后隱藏著更深層次的原因,團購從創業初期的千團大戰到中后期的銳減,“紅海戰場”的惡性競爭真實記錄了團購業“僧多肉少”的不堪局面。
24券變更合同 惡意斂財被指失去商業道德
加油卡欺詐風波
2012年3月下旬,24券團購網推出9.3折加油卡,吸引上萬人團購,斂財數百萬后,遲遲不給買家發貨。在客戶追問下,24券突然聲稱“沒買到油卡,只能退款給客戶”。據悉,粗略統計,大概至少有1.2萬人團購了加油卡,據當時投訴人稱,光他自己就一次性團了12張油卡。這一行徑遭無數網友討伐,被指變相融資。
值得注意的是,在該團購活動開始后不久,中國石化就曾公開表示稱“未與24券網站合作團購”,也未授權其銷售加油卡。24券的行為屬于變相融資圈錢,欺詐消費者,網友氣忿的說道。此事經媒體報道后,在網上引起強烈反響,眾多網友紛紛跟帖。到5月3日,部分團購者在交款一個月后領到了退款。
對此事件,北京市潮陽律師事務所律師、知名互聯網法律專家胡鋼認為,24券在售出加油卡后遲遲不發貨,又拿不出與中石化有合作的證據,那么,這一點至少涉嫌欺詐消費者。好在客戶追問下及時告知退款。如果24券虛構事實、掩蓋真相并且長時間未能做出更正聲明,情節嚴重、涉及資金數額較大者將構成詐騙罪,需要賠付消費者雙倍損失。城宇在接受IT商業新聞網葉舟采訪時說了這樣一段話:“隨著團購業的發展,團購網站也已經進入轉型期。目前,團購網站面臨的最大問題是如何增加毛利率,保證一個較高的轉換率。無論企業用何種方法去實現這種轉換率,有一點可以肯定,那些不以用戶利益為基準,甚至有欺詐行為的團購網站勢必不得民心。正所謂‘得民心,得天下。’團購行業中也存在著這一亙古之道理。” 上一頁1 2 下一頁
推薦閱讀
據路透社報道,由于Facebook周一在紐約首次公開募股(IPO)的路演收到一些負面評價,因此該公司周二取消了原定于在波士頓播放的30分鐘演示視頻,以騰出更多的時間用來回答分析師和潛在投資者關切的問題。 北京時間5月>>>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guandian/yejie/20111230/1558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