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Facebook的創始人和CEO,馬克•扎克伯格一直是公眾關注的焦點。相比之下,他的家人低調而謹慎,一直安靜地生活在聚光燈之外。美國《紐約》雜志周一發表文章,走近扎克伯格一家。
以下為文章主要內容:
1978年12月,雅達利的工程師們推出了一款名為“雅達利800”的8位PC。與一年前橫空出世的蘋果II類似,雅達利800是為了迎合一個新的消費群體——計算機休閑玩家。這是一臺重達4.5千克的米色機器,配備鍵盤,前面板下暗藏一對卡盒插槽。艾德•扎克伯格(Ed Zuckerberg)是雅達利800的早期用戶之一,他是一名來自紐約布魯克林區的年輕牙醫。
扎克伯格一家:Facebook創始人沒有“虎爸”
他和妻子凱倫剛剛在紐約州韋斯切斯特縣買了一棟房子,位于Dobbs Ferry地區以北25英里處。扎克伯格夫婦向花旗銀行申請了按揭貸款,并獲贈一臺調制解調器,這樣他們就可以在線還房貸了。“這將是一場革命。”艾德告訴凱倫。“你瘋了么,”她笑道,“我能在3分鐘內簽完3張支票;你上網簽一張支票卻要花1個小時。”
撥號上網慢到讓人抓狂,艾德卻對它充滿信心。他一直很喜歡各種機器,并認為自己天生對它們“有感覺”。他利用雅達利800附帶的說明書編寫了一些基本代碼。到了1980年代初期,IBM在美國各地開設一系列零售店,艾德立即斥資一萬美元,購買了性能更加強勁的新電腦IBM XT及其外設。他把這臺機器安裝在辦公室里。
“哦,它糟透了,”艾德告訴我,“那時我馬上要還第二期按揭貸款;那電腦連動態內存都沒有。”不過,他并不后悔:IBM PC的缺陷讓他明白了在購買新機器時需要注意哪些問題。“我得到的教訓是,不要害怕嘗試科技新產品,”他說,“不要一味坐等。”
無痛Z醫生
上個月,我拜訪了扎克伯格一家。與附近Scarsdale地區雜亂無章的別墅群相比,Dobbs Ferry更加多樣和包容;鎮長保羅•費納(Paul Feiner)自豪地稱其為“哈得孫河畔的伯克利”。扎克伯格夫婦的宅邸坐落在鎮子東邊一個小小的斜坡下,毗鄰Saw Mill河濱路。這棟建筑裝了黑色百葉窗,帶有一塊階梯式的草坪,門前豎立著一塊招牌,上面畫著牙醫和助手俯身給病人治療的情景。艾德•扎克伯格在旁邊的一處牙醫診所工作。在鎮上,他被稱為“無痛Z醫生”。
10年前,馬克•扎克伯格離開家人,先上寄宿學校,后進入哈佛大學,并創立了改變世界的互聯網公司Facebook,整個家庭隨之巨富。10年間,這棟老屋幾無變化。起居室裝修簡樸,籠罩在淡淡的藍色陰影中;裝飾品主要是家人的肖像畫,其中一幅是馬克和他的三個姐姐——蘭迪、唐娜和艾瑞爾扮成間諜,擺出持槍的手勢。廚房不大,陽光灑落,熟悉而溫馨。樓下有一臺大電視機,擺了幾把劇院風格的椅子,還有一個視頻游戲《搖滾樂團》專用的塑料鼓。我問艾德玩得怎么樣,他露齒而笑:“糟透了。”
艾德身材矮壯,有一雙溫和的杏仁眼。他常常緊盯著你看,仿佛要看穿一個人。除了禿頂外,這個57歲的男人顯得很年輕。他穿著一件藍色的尖領襯衫,下擺塞進CK牛仔褲內;腰間系一條厚皮帶,腳穿一雙懶人拖鞋。衣領上帶著一枚引金魚的金色徽章。“在夏威夷,”他告訴我,“人們管它叫humuhumunukunukuapua’a。”他說得很快,音調也很優美,就像唱歌。從多年前去夏威夷潛水時獲得這枚徽章以來,他恐怕一直在唱這首“歌”。艾德自豪地回憶道,小女兒艾瑞爾6歲時就能流利地念出完整的單詞。她有時會模仿父母的動作。“伙計,他們真的很享受。”
艾德帶我穿過密閉的走廊,來到他的辦公室。他聊興甚濃——聊紐約巨人隊時歡欣鼓舞,聊紐約洋基隊時情緒卻低落了許多,他還時不時地抱怨紐約的天氣。他就像80歲的老父親,帶著你參觀他那井井有條的住所。這里有很多引人入勝的新款視頻游戲。
我們來到診療室,里面的機器白得耀眼。艾德指了指兩臺新買的治療儀:一臺E4D Dentist和一臺Strato 2000。艾德估計E4D花了他12.5萬美元,然后突然說到減稅和延期付款等問題,以及現代牙醫技術的成就。“說到底,”他最后拍手說,“我不會在這上面虧一分錢。”
從很多方面來看,艾德的故事都是一個夢想傳承的故事——中途改道,但最終父夢子承。
中途改道 父夢子承
艾德成長于弗拉特布什(Flatbush)一條綠樹成蔭的街道,父親是郵遞員,母親是家庭主婦。他們家是整個街區第一個買彩電的,艾德會坐在客廳的地板上,聚精會神地觀看栩栩如生的畫面。他曾拆過音響,為的是研究它的工作方式。上高中時,他理科很棒,1975年還拿到了布魯克林學院的生物學學位。
“對在紐約長大的猶太人而言,”艾德對我說,“如果你有點腦子,父母都希望你當醫生或牙醫。我對數字很敏感,但當時沒有太多計算機編程工作。那時的電腦跟一間屋子差不多大,有的要使用打孔卡。”他笑著說,“這絕不是‘合理利用時間’,我父母肯定會這么說。這不是聰明孩子該干的事兒。” 上一頁1 2 下一頁
推薦閱讀
一家名為Ozoops的澳大利亞網站竄紅互聯網。因其定位、網站風格與國內豆瓣網極其相似,不少網友振臂高呼“國外山寨版豆瓣”,并紛涌而至進行圍觀。亢奮的網友迅速攻占了Ozoops。很快,Ozoops>>>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guandian/yejie/20111230/1561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