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經濟之聲《天下公司》報道,昨天記者報道了天津的消費者劉先生,3月中旬在超市買了一只愛仕達炒鍋給老人用。老人用后覺得不錯,于是劉先生又在網上京東商城買了一口同品牌同型號的炒鍋給自己用,但是收到貨后卻發現兩口炒鍋明顯厚薄不一樣,輕重也不一樣。最后用尺子一量,從超市買的那口鍋5毫米厚,而從網上京東商城買的這口鍋只有3毫米厚。如果是不同型號,這倒也正常,但是,同品牌同型號的產品卻有這么明顯的差別,這讓人不能理解。
于是,消費者劉先生聯系京東商城,京東商城說不影響使用。但是消費者懷疑,雖然不影響使用效果,但是會不會影響使用壽命?之后廠家愛仕達公司的售后人員給劉先生答復,說因為不同批次,所以薄厚不同。
之后記者走訪了超市,愛仕達專柜的廠家銷售人員告訴記者:超市和網上的產品不一樣是正常的,因為他們廠家給網上供的貨是特供的。
為了解實情,記者從前兩天開始,也多次致電京東商城和愛仕達,但是愛仕達公開的多部電話包括總機和客服電話始終無人接聽。而從前天到昨天,京東商城都是答應請公關部有關人士回復天天315節目,但是到目前也沒有接到京東商城的任何回應。
昨天晚上,記者再次聯系了消費者劉先生,劉先生說,晚上6點,京東商城給他打了電話。
劉先生:他6點多鐘,他們客服魯小姐給我打了電話。她打過來的電話大概齊的意思就是,問我想怎么解決。
她說情況我們也都反饋了,現在我們跟總部商量了一下,想先解決您的問題。我說那我就先請問,我說的,咱們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她說她們跟廠家正在核實也沒有一個最終的結果。
我又問為什么咱們把網頁改了,等于你們不是去解決客戶消費者的問題,而是先把自己的漏洞先補掉了。
對方說要給我“特殊”處理,把商品退掉。我說你這個處理我不接受啊,她說沒關系劉先生,您有什么要求您提出來以后我們看看能不能滿足您,我說我沒有要求,一切的要求都是建立在我們把這個事情弄清之后,咱事情還沒有弄清楚,我怎么能提要求?
雖然劉先生最后發現從超市買的產品和網上買的產品在價格上沒有什么差距,但是質量上的差距卻是明顯的。那么,到底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差距?這種差距到底是不是質量縮水?是不是偷工減料?炒鍋到底有沒有國家質量標準呢?
就這些問題,記者輾轉找到了炒鍋質量標準的負責部門:全國金屬餐飲及烹飪器具標準委員會,其中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專家給我們介紹,炒鍋目前還沒有國家質量標準,但是剛剛制訂了一個行業標準,今年4月1日起剛剛開始實施,其中有關于厚度的標準。同一品牌同一型號的炒鍋應該是同樣的厚度的,如果薄厚不一,那就屬于質量問題。但是這個標準并不是強制性的標準,也就是說,企業可以執行,也可以不執行。而在這之前,企業都是按照自己制訂的企業標準在生產,但是在當地的質檢部門都有標準備案。
那么,作為企業來說,愛仕達自己制訂的企業標準又是什么樣的呢?是不是可以薄厚不一呢?今天上午,記者終于聯系到愛仕達企業一位有關人士,他介紹,厚薄不一有這種可能,有時候來料的厚薄就不一樣,有時候也需要手工修正,所以差1毫米之內都算正常,但是相差2毫米,他們還沒有發現。至于給網絡商場有沒有特供的問題,他建議記者聯系網購部的負責人。但之后,記者按照他提供的電話多次撥打,但是卻始終無人接聽。
北京潮陽律師事務所律師劉志宏:我個人認為這是京東在法律層面上的一次錯誤的反擊。其實作為生產廠家也好,作為京東商城也好,肯定應該知道自己的型號的這一款鍋應該是多厚,而且進行了減薄處理他們自己也是心知肚明的,所以說,這種做法存在主觀上的欺詐。
網絡銷售肯定比實體店銷售在房租方面是存在一定優勢,但是這個底線不是無限的,一個商品廠家也好、電商也好都是要追求利潤的,當一個商品說怎么樣衡量它一定是質和量相匹配的時候,消費者現在其實是沒有辦法選擇的。
推薦閱讀
近日京東又被推上輿論浪尖。有報道稱,它正在被其引以為傲的自建物流拖累,五大一級物流中心造價缺口達50億元。 物流一直是電商業說不盡的故事。 近日京東又被推上輿論浪尖。有報道稱,它正在被其引以為傲的自建物流>>>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用戶反饋京東商城同款炒鍋與專柜不符
地址:http://m.sdlzkt.com/a/guandian/yejie/20111230/1565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