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ketWatch網站4月25日晚間刊載投資通訊專家、MarketWatch專欄作家赫伯特(Mark Hulbert)的評論文章,文章指出,目前,Facebook的股價在次級市場已經達到40美元的水平,基于歷史數據進行的研究顯示,他們必須拿出真正前所未有的盈利增長速度才能證明這樣價格的合理性,而這實際上是不可能做到的。
以下即赫伯特的評論文章全文:
目前,看著Facebook的股票在次級市場上的每股40美元的價格,我們很自然就會想到,未來的年頭當中,這家公司的盈利增長是否能夠足夠迅速,足夠證明股票確實配得上這樣的價格呢?
對于大多數投資者而言,他們也只能望這樣的問題來興嘆,因為他們根本不知道該怎么計算,而且哪怕知道了方法,他們也不會去試圖尋找答案。只是,事實上,根據一些保守的假定,我們只要一些簡單的數學方法就可以算出答案。
Facebook被指貴得離譜:盈利增速難抵合理性
答案顯示,該公司必須以令人難以置信的速度成長才行,其速度必須超過史上幾乎所有其他成長型公司。當然,我們并不是說Facebook(FB)就一定沒有能力創造歷史紀錄,但是我們現在是應該明白他們要成功,必須克服怎樣的巨大障礙了。
要說明這一點,請允許我著眼于未來五年——盡管我們也完全可以用任何其他長度的時間段來完成計算。想要確定Facebook到底需要怎樣的成長率,我們首先必須回答兩個問題。
一,該股從現在到2017年5月的平均回報率將是多少?
二,這五年當中,該股的市盈率將是多少?
我們先來解決第一個問題。盡管歷史數據顯示,股市的年平均回報率大約在10%左右,但是Facebook是一支個股,投資風險要比大盤高得多。這也就意味著,要投資者承擔如此之高的風險,該股就必須拿出一個大大超過10%的年平均回報率作為補償。
姑且保守一點,我們假定Facebook股票在未來五年當中為投資者提供的是20%的年平均回報率。若是該股在5月中旬以40美元,即當前在次級市場的價格上市,那么以20%的回報率計算,Facebook的股價在2017年5月就必須達到100美元左右。
參考Facebook最近對Instagram的出價,如果他們股票的發行價格就是次級市場交易價格,我們可以推算出該公司的市值大約該為1040億美元。如果將最近一個財季2億500萬美元的凈所得年化,便可以推算出他們的市盈率是127比1。
當然,在未來的幾年當中,這市盈率當然會降低下來,而在過程當中,公司的盈利必須成長得更加迅速,以確保市盈率的降低不會轉成股價的下跌。這對于Facebook而言是個巨大的挑戰,因為那些和Facebook市值規模類似的公司,哪怕是成長最為迅速的,市盈率一般也不會高過30左右。比如經常會被拿來做比較對象的谷歌(GOOG),當前的市盈率就只有16.6。
下面還是保守的計算,讓我們假設該股的市盈率2017年5月的時候依然高達50。
你猜怎樣?就是在這樣的前提下面,Facebook的盈利增長速度未來五年中還是必須達到年平均43.4%才可以。
不消說,這簡直是驚人的成長率了。
怎么,不喜歡這樣的答案?好吧,那我們再拿這些數字來排列組合一下,你就會發現,要找到比我說的更合意的答案幾乎根本就是不可能的。
我們不妨看看下面的數據吧,看看每股盈利在未來五年當中究竟要有怎樣的成長速度,才足以支持各種各樣的前提。
假設股票年平均回報率為5%,該股2017年5月市盈率為30的假設之下,該股未來五年的每股盈利年平均增長速度必須達到39.0%,市盈率為40時為31.2%,50時25.5%,60時21.0%;股票年平均回報率若是10%,則四個速度分別為45.6%、37.5%、31.5%、26.8%;15%的情況下為52.2%、43.7%、37.4%、32.5%;20%的情況下為、58.9%、50.0%、43.4%、38.3%。
想要知道這樣的增長率有多么不可想象?不妨回顧一下聲譽卓著的《金融雜志》幾年前一次里程碑式的研究。這一題為《成長率的水平和持續性》的報告是由三位金融學教授聯手撰寫的: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的拉科尼肖克(Josef Lakonishok)和陳(Louis K. C. Chan),以及佛羅里達大學卡爾賽斯基(Jason Karceski)。
幾位教授研究了1952年到1997年美國所有上市公司的盈利成長率。他們的研究目標之一就是試圖找出連續五年成長速度都超過平均值的公司——不消說,平均值就是前面所說的10%,距離前面Facebook必須逾越的21%至59%的障礙簡直不是一個數量級。
然而,他們卻發現,幾乎沒有任何公司能夠達到這一看上去并不是特別了不起的目標,而且在科技行業當中,情況也是如此。
當然,極少數鳳毛麟角的企業還是存在的,比如我們提到的谷歌就是個例子。
可是毫無疑問,谷歌的情況與其說是規律,還不如說是例外,而且要支持Facebook當前的股價,這樣的奇跡還都不夠。
推薦閱讀
“奴才不在于多少,只在于忠心與否。”近日,隨著《甄嬛傳》的熱播,模仿劇中人物語氣的甄嬛體開始在網絡上熱傳。 【IT商業新聞網訊】(記者 吳澤)仔細燙著、這東西可是極好的、這路走錯了不打緊,這東西交錯了人,>>>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guandian/yejie/20111230/1566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