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市寶山公證處與巨人網絡《征途2》項目聯合宣布,將為巨人《征途2》網絡游戲用戶提供游戲賬號保全證據公證,相關服務將在5月份出臺。也就是說,我國首個針對網絡游戲虛擬帳號所提供公證服務即將推出,同時這也是第一次有國家公證部門介入虛擬財產公證領域。網絡虛擬財產是否需要法律保護的問題一直以來備受爭議,近日在我國又掀起了新一輪的討論熱潮。
虛擬帳號公證服務引熱議
上海市寶山公證處與巨人網絡《征途2》項目近日聯合宣布,以真實身份注冊成為“征途2”網絡游戲的用戶,都有資格申請辦理《征途2》游戲賬號保全證據公證服務。上海市寶山公證處主任袁金根表示,此次與《征途2》達成的深度合作,首開中國虛擬帳號公證的先河,此舉能為國內虛擬帳號公證服務發展提供很好的借鑒作用,促進網絡虛擬服務產業良性發展。
當前,虛擬財產是否算財產的問題,國內還缺乏相關法律法規;關于虛擬帳號的所有權問題,行業也尚無定論。有法律人士認為,此次《征途2》與上海市寶山公證處合作推出的服務,將有望首次為這些問題提供具有法律效應的參照憑證,從而有望解決虛擬帳號所有權的所屬問題。更有分析人士指出,網游虛擬帳號的公證是我國在虛擬財產公證領域邁出的重要一步,并呼吁更多細節盡快公布,也希望更多機構與企業參與進來。
但是,財經名嘴、央視《今日觀察》評論員劉戈的一番質疑將有關虛擬財產保護問題推向爭議的高潮。劉戈近日在接受媒體采訪時炮轟國內首例網游賬號公證服務,直指“虛擬財產不是財產”,外界不應在虛擬財產保護上“浪費時間”。
相反,一些人認為,因虛擬賬號所有權問題一直沒有一個明確的規定,導致國內虛擬財產糾紛不斷,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勢在必行。有玩家更是直接表示,一些人對網游缺乏基本的了解,就大加批判,導致網游在社會上背負了巨大的輿論壓力,自身簡單快樂的游戲體驗,成了部分人眼中的“洪水猛獸”。其對網游虛擬賬號公證服務的歡迎顯而易見。
虛擬財產糾紛逐日增多
互聯網正在越來越深入地滲透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微博、博客、人人網、QQ、MSN、E-mail、網游賬號、論壇網帖等也逐漸成為人們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這些遍布在互聯網上的無形之物,使網友成為擁有大量虛擬的數字財產的人。一個普通的QQ號碼能賣到幾百到上千元不等,數字比較“吉利”的號碼價格更是高達上萬元;一個高端的游戲賬號往往能賣幾萬甚至幾十萬元;而記錄了網友情感歷程、人際關系的個人空間日志、網絡相冊、電子信件等,更是無價之寶。試想,如果有一天我們走了,我們的這些網絡資源怎么辦?賬號被盜了我們又該怎么辦?
有關虛擬財產的糾紛日益普遍。據媒體報道,去年沈陽王女士的老公不幸在車禍中喪生,因老公的QQ郵箱里保存了大量兩人從戀愛到結婚期間的信件、照片,王女士又不知道老公的QQ密碼,只好向騰訊公司求助,交涉后仍沒能拿到密碼。另有報道稱“10年網齡網游玩家辭世,父母無法繼承賬號遺產”。
網絡賬號被盜事件也時有發生。據報道,從去年5月至今年春節前,因網絡游戲賬號先后4次被盜,高先生已損失了價值數萬元的虛擬游戲裝備。有被盜者就有盜竊者,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網友的心理做起詐騙生意。據《南方日報》報道,前段時間,福田警方成功打掉一個網絡詐騙團伙,6名犯罪嫌疑人從去年10月至今,騙取了全國各地共計300多名網友的游戲賬號或錢財。類似案件舉不勝舉。
虛擬財產需法律保障
易觀國際發布報告預測,2012年中國游戲整體市場將達到557億元,同比增長20.7%。另有數據顯示,截至2011年7月,中國的即時通訊用戶已高達3.9億,博客用戶3.1億,社交網站用戶2.3億,微博用戶超過了2億。
日益龐大的網絡用戶隊伍實則面臨諸多隱患。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統計數據顯示,61%的游戲玩家有過“虛擬財產”被盜的經歷。騰訊公司之前統計的數據顯示,該公司高峰時期每天約有10萬人次反映QQ密碼被盜。網上也曾驚現盜MSN賬號密碼程序,致使當時的數億MSN用戶遭盜號威脅。互聯網的不安全性和個人信息安全無法保障的特點日益凸顯。
前面提起的網游賬號屢屢被盜的高先生,報警后發現,因“現行國家法律沒有對虛擬財產的明確說明”而不能立案,高先生遭遇了虛擬財產維權難的尷尬。據了解,司法機關面對“盜竊”、“詐騙”虛擬財產的刑事犯罪,往往不能以“盜竊罪”定性,只能選取刑法規定的“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罪”。
隨著互聯網的普及,我國有關虛擬財產的糾紛也日益增多,但因缺乏相應的法律法規,虛擬財產糾紛仍舊沒有行之有效的處理辦法。據了解,美國2010年已通過立法保障個人虛擬財產的繼承權,韓國等國家也已立法對一些特殊的網絡虛擬財產進行了保護。在我國,成都律師何桂林2004年曾聯合19位律師向全國人大提議“立法保護虛擬財產”。據悉,國家已向“虛擬財產”依法征稅,法律自然應與時俱進保護公民的虛擬財產。
在法律法規對虛擬財產缺乏相應的明確規定的當下,除產生一些相關糾紛,法律上的漏洞更使虛擬財產盜竊者日益猖獗,網民的個人信息無法保障。因此,從法律上保護虛擬財產,保障消費者的信息安全,提高不法分子的違法成本,將逐漸成法律界認真考慮的問題。
推薦閱讀
網易、騰訊,各自產品的用戶量都在市場上占據領軍地位,通過“口水戰”來相互交流、表達自己的觀點,進行正義與非正義的博弈,未免表現得太“小家子”氣。即便模式允許,但請不要將這些內容與思想強加灌輸給網絡用戶>>>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網游賬號公證服務引熱議 虛擬財產呼吁立法
地址:http://m.sdlzkt.com/a/guandian/yejie/20111230/1567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