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經濟之聲《央廣財經評論》報道,五一期間雖然休市,但A股市場的消息面在此期間并不平靜。首先是滬深交易所有關主板和中小板公司的退市制度正式出爐,退市和恢復上市的條件趨于嚴厲。接著,中郵速遞拋出金額高達近100億元的IPO計劃,將于5月4日接受證監會審議。如果獲得批準,這將成為今年以來過會公司中募資數額最大的IPO。
中郵速遞是我國同行業中經營歷史最長、網絡覆蓋范圍最廣、業務品種最豐富的快遞物流綜合服務提供商之一。這一次打算在上交所發行不超過40億股,發行后總股本不超過120億股,募集資金99.78億元投向速遞物流郵件處理中心、購置飛機、購置運輸車輛、購置航材等30個項目。本次發行前,郵政集團直接和間接累計持有公司100%股權;本次發行后,郵政集團及下屬郵政公司將向全國社保基金劃轉約4億股,持股比例稀釋至63.33%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按照IPO管理辦法,發行人自股份公司成立后,持續經營時間應當在3年以上,但經國務院批準的除外。中郵速遞設立于2010年6月,運營時間還不足3年,這次申請就屬于國務院批準的特例。《央廣財經評論》請出經濟之聲特約評論員林耘一起來評論。
具有“郵政血脈”之稱的中郵速遞,是當之無愧的國內快遞業龍頭。去年,公司國內速遞業務收入占全國規模以上快遞企業國內快遞業務總收入的3成,排名第一;國際速遞業務占全國規模以上快遞企業國際快遞業務總收入的27.48%,國際特快專遞業務量在全球郵政企業中排名第一;此外,公司的合同物流、快貨業務等業務都處于第一陣營。多個“第一”支撐,能否幫助中郵速遞順利抵達這次IPO之行的終點,成為國內快遞第一股?
林耘:應該說中郵速遞通過證監會的審核的概率應該是比較大的,因為首先它是行業的龍頭,也是A股當中非常稀缺的一個類別品種,速遞業目前A股還沒有比較像樣的速遞公司,它還是央企國務院特批讓它過來的,所以如果它自身在招股說明書上面沒有留下硬傷的話,通過證監會的發審審核應該問題不大。
但是,中郵速遞有增無減的關聯交易引起市場的部分質疑。中國速遞招股書中披露,公司最近三年內經常性關聯交易收入占營業收入的比例由2009年的0.65%迅速增加到2010年的4.09%,并在2011年繼續上升到4.87%。同時,盡管經常性關聯交易成本占營業成本比例已經由2009年的13.92%降到2011年的12.50%,但絕對額也由2009年的23.10億元小幅增至2011年的26.20億元。如此頻繁的關聯交易當中,如何保證交易的真實性和公允性還是很有難度的。中郵速遞要想順利過會,這會不會成為一個問題?
林耘:我覺得在央企當中,像這樣存在關聯交易還是一個常態的現象,特別是在集團沒有上市的一個背景之下,它應該是在集團里頭選取一些優質的資產組合起來來上市,而且最近三年發展的速度非常快,難免盤根錯節會出現一些交叉的一些地方。我看到它這個關聯交易的類別還是非常多的,包括像租飛機、買車甚至買這個理財產品,應該說這當中存在需要進一步規范的一個地方,但從絕對額來講并不是特別大。如果說從數據來看,我會對它的盈利增速方面的數據,覺得是不是跟營收增速有點不是太過匹配,我是注意到它的營收的增速大概在14%左右,是低于全國規模以上的速遞企業的一個增速的一個平均水平。但是盈利增速確實突飛猛進,2009年的時候才兩億三千多萬的純利,2010年的時候就達到了5個億,2011年的時候就達到了9個億,似乎它在規模擴張速度并不是特別快的背景之下,純利潤的增長幅度比較快,不知道這里頭有沒有瑕疵。
我們看到中郵速遞從規模上是沒有問題的,但是它的市場競爭和盈利能力我們有一些懷疑,比如說同城快遞業務我們周邊能看到的更多的是民營快遞企業的身影,您怎么來看這個現象?
林耘:我覺得的確是這個樣子,就是說中郵速遞它的網絡應該是在全國來講是最好的,但是它畢竟是由央企這樣的轉身過來的,我覺得在服務意識上面還是有一定的落差,如果我們同時接觸像中郵速遞或者其他的民營企業的話,至少在應急反應方面和服務態度上面是有一定的差距,中郵速遞是很需要通過上市之后站在市場競爭的最前端來改變自己的做派。不然的話,光是走了這個捷徑上了市,服務跟不上的話也會在后面的競爭當中出現問題。我覺得在服務意識上面,在快速反應上面它跟有些企業是有一定落差的。
之前有快遞業內人士分析預計中郵速遞成為第一個上市的快遞企業,國內的快遞業將會迎來一輪沖擊,具體來看中郵速遞的近百億規模的融資計劃可能會對市場帶來什么樣的影響?
林耘:從市場反應來講,當然會有一定的壓力,因為之前中國交通和中國水電都一度讓市場出現了一個調整,中郵的規模比他們來講是翻倍的一個規模。當然它可能實際上面比較好,A股處在一個反彈當中,證監會剛好又出了一系列的政策利好,市場的承受能力會比較強一些。另外一個就是它的行業特色,相關的公司比較少,這個行業的特色會給它加分,而它發行的絕對價格應該是比較低的,如果按發行40億股的規模,募集99.7億的資金,應該每股也就是2塊5左右,A股還是比較喜歡這個低價的股票,同時又有新題材的股票,我覺得中郵在這方面會占據一定的優勢。所以綜合起來來看,中郵通過證監會審核之后順利上市應該沒有太大的問題,它要拿捏的就是發行的規模和定價,如果按2001年的盈利情況來講,它按目前的40億規模來發行市盈率水平應該在23倍左右,也不算低但也不算特別高,所以成功上市的可能性我覺得還是比較大的。
有券商人士參照此前中國交建的融資計劃經歷了縮水過程,所以作出判斷說不排除中郵速遞為了順利發行最后降低募集資金的可能,一句話判斷可能還是不可能?
林耘:我覺得不太可能,因為交建同類公司非常多機械性不夠,而中郵速遞有它獨特的一面,對市場有一定的吸引力。
推薦閱讀
馬某是河北來京人員。去年7月的一天,他在網上和以前的同事聊天時得知,在網上倒賣個人信息可以賺錢。此后,馬某按同事告訴他的方法,搜索出收購、出售公民個人信息的QQ群,群里有很多販賣個人信息的廣告,他便按照聯>>>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guandian/yejie/20111230/1568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