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外媒體報道,美國《福布斯》雜志特約撰稿人埃里克?杰克遜(Eric Jackson)今日發表評論文章稱,由于互聯網領域新老企業存在本質差異,因此當新模式出現時老企業可能無法適應新趨勢。所以,谷歌和Facebook有可能在未來5-8年內徹底消失在人們視野之中。
以下是文章主要內容:
在絕大多數人眼中,谷歌和Facebook是當今世界無可爭議的網絡巨頭,但在科技發展日新月異的今天,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這兩家企業將在5-8年內徹底消失。當然,我們這里所說的消失并非破產,而是MySpace式的消失。這一觀點不僅有理論支撐,歷史同樣可以成為佐證。
在科技行業,曾經有過3代這樣的企業:
1. Web 1.0:1994-2001年創立的企業,包括網景、雅虎、AOL、谷歌、亞馬遜和eBay等
2. Web 2.0或社交企業:創立于2002-2009年的企業,包括Facebook、LinkedIn和Groupon
3. 移動一代:創立于2010年后,包括Instagram
從歷史的經驗來看,每誕生新一代科技企業,上一代企業似乎都難以適應最新變革。Web 1.0公司擅長聚合數據,并以門戶模式展示。谷歌的表現好于AltaVista、Excite、Lycos和其他任何搜索引擎,亞馬遜的電子商務網站則可以提供一站式體驗。
進入Web 2.0時代,社交網絡吸引力劇增。MySpace專注音樂、Facebook重點著眼高校,LinkedIn則看重白領。Digg、Reddit和StumbleUpon也分別展示出了網民的原創能力,同時增加了整個社區的價值。
但是,Web 1.0似乎永遠沒找到社交網絡的精髓,因此也難以充分利用用戶的背景信息。
2010年以后誕生的社交企業則有著截然不同的看法。這些企業將手機視為他們應用的主要平臺,Instagram就是其中的典型。他們中的一部分甚至從未計劃推出網站,因為在他們看來,移動應用今后會徹底取代網站。
那么Web 3.0呢?
Web 3.0永遠不會誕生,因為Web已死。
慘痛教訓
不可否認,谷歌、亞馬遜和雅虎仍在成長,用戶群依舊龐大,管理者也非常出色。但每當新趨勢誕生時,老一輩企業便會被邊緣化,距離衰落也更近一步。而且,科技行業的發展似乎還在不斷加速之中。蘋果CEO蒂姆?庫克(Tim Cook)上周曾在電話會議上說了一段頗有意思講話:“截至上季度末,距離第一代iPad出貨剛好兩年,累計銷量已經達到6700萬臺。Mac實現這一目標用了24年,iPod用了5年,iPhone用了3年多。但我們當時對這些產品的表現都極其滿意。因此我認為,iPad是一款意義深遠的產品。”
與2000年的規模相比,如今的雅虎只是一副皮包骨頭。一旦用戶在移動領域找到新的信息獲取方式,谷歌的桌面搜索業務恐怕也將不復當年。不過,亞馬遜似乎暫時還沒有這種危險,因為即使世界完全步入移動世界,人們仍然有購物的需求,但新的移動平臺或許將帶來一些連亞馬遜都沒有想到的機遇。
當然。移動趨勢的發展可能也令Facebook舉步維艱。業內人士哈密什?麥肯茲(Hamish McKenzie)曾表示:“我預計Facebook將把功能分拆成獨立應用或HTML5網站,來應對移動趨勢的發展,但核心產品的分化很可能會傷及元氣。”
未來之路
總的來說,今后5-8年將成為一個無比動蕩的年代。谷歌和Facebook都可能也將淪為皮包骨頭,至徹底消失在人們的視線之中。
可以肯定的是,以上這些企業會不遺余力地適應移動行業的崛起,但歷史已經證明,這種嘗試是徒勞的。
Windows用戶已經停止升級,Siri也很容易取代傳統搜索引擎,谷歌76%的市場份額和Facebook的9億用戶,也只是一串虛無縹緲的數字而已。
未來的谷歌們和未來的Facebook或許尚未誕生,屆時,現在的Web 1.0和Web 2.0企業將完全淡出我們的視線。財富將由勇于創新的企業創造,想要擁有未來,就必須創造未來。畢竟,網絡世界的壟斷已經不再像傳統行業那樣根深蒂固。
推薦閱讀
投資方相關負責人接受《證券日報》采訪時表示,此次投資看好的正是其戰略架構和運營模式。據悉,該筆融資的主要投向是樂蜂網。盡管人們普遍認為,以燒錢為主的電商網站在資金上已經捉襟見肘,但樂蜂網表示,其資金鏈>>>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Facebook谷歌未來5年或消失 走上雅虎老路?
地址:http://m.sdlzkt.com/a/guandian/yejie/20111230/1568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