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家鑫案:網民不再貼“標簽”
4月27日,受害方張妙的父親要求藥加鑫的父親兌現藥家鑫 “遺贈”的20萬元案,在西安開庭審理。去年,藥家鑫案在全國網民中曾經引起巨大的情感波瀾,張妙一方家境的極其貧困,加害者一方被大肆宣揚的“官二代”、“軍二代”身份,對其家庭強勢干預司法的擔憂,甚至引出這樣的斷言:藥家鑫和法律,藥家鑫和中國,只能活一個。
在當今存在社會不公,特別是官民和貧富對峙現象的大背景下,藥家鑫案被網民“標簽化”了。在一些熱點輿情中,網民經常不問是非,只問善惡,顧不上仔細辨析事件細節,習慣于憑平日對社會的“刻板印象”宣泄牢騷不滿。
自藥家鑫被執行死刑,特別是中央電視臺主持人柴靜專訪藥父后,網上的憤激情緒漸趨平和。藥家鑫的家境是普通工薪階層,并沒有傳說中的5套住房。藥家鑫的下場是咎由自取,但其父母是否也為高壓郁積不得舒展的社會心態承受了一份沉重?在藥家鑫死刑當天,知名網友王小山慨然發帖:“很難想像,此時不同情藥家鑫父母的人,當初會真正同情被害者的家人。”
趙普發帖引發職務微博之爭
4月9 日,加V認證為“央視主持人”、粉絲達190萬的趙普發出一條微博,稱轉發自調查記者短信:“不要吃老酸奶(固體形態)和果凍,尤其是孩子,內幕很可怕,不細說。”這條微博在網上瘋傳,被視為“問題膠囊”風波的源頭。傳媒人張力奮認為,趙普率先披露明膠丑聞,是“基于公共利益”。還有人認為微博發聲,有利于沖破報道阻力,“倒逼真相”。
公眾人物特別是媒體人的職務微博,如何處理個人表達和所供職的媒體關系,在新聞界引發嚴肅思考。
中山大學傳播與設計學院副教授張志安建議,鼓勵記者實名開博,但記者微博“可以評論為主,未刊發的新聞不宜/不應提前發布”。“如果消息來自同事,而新聞尚未報道,的確無權公開。如果發布信息太過模糊,又易引起社會恐慌,確應審慎。”網友胡瑞直言不諱地說:作為央視的員工,傳播尚未播報的新聞內幕屬于泄密。
路透社的《網絡報道守則》就告誡記者:“在社會化媒體上,職業行為和個人行為是不能截然分開的。”工作賬號和私人賬號需分開。 “當你必須以記者身份出現在社交網站時,請事先征得主管同意。”路透記者如在微博客發布新聞,“必須保證該新聞是在新聞線路已經播發過的”;“轉發/共享一個鏈接輕而易舉,但如果你轉發/共享的內容最后被證明是不真實的,或者讓人聯想你偏向爭議中的某一方,就會損害你個人和路透的聲譽”。
“隨著網絡微博等的迅速發展,每一個人都成為一個‘通訊社’。”微博的言論自律和他律,對于普通網民和媒體人來說,都是全新的挑戰,對于初學者出于社會善意卻欠謹嚴的發言,不妨多包容,但媒體人內心要警鐘長鳴,對記者網絡發言的規范也應盡快制定和實施。
“微博女王”讓《人民日報》有了危機感
4月26日,人民網官方微博的一條博文引出數千次轉發:“微博女王”姚晨讓人民日報人有了強烈的“危機感”。一位年輕編輯在社內培訓時舉出姚晨粉絲1955萬的事例,這意味著她每一次發言的受眾,比《人民日報》發行量多出近7倍。
社交媒體指數型擴散的傳播方式,給傳統媒體造成沖擊。《人民日報》社長張研農4月26日在復旦說:在互聯網時代,主流媒體若想位居主流,就得做互聯網紛亂信息的過濾器,做網絡偏激情緒的緩釋劑,做國民心態的壓艙石。這是主流媒體應盡的責任,應有的氣度。
網友評論:
紙媒實力不減 微博也有不足
肖文:雖然新興網絡對傳統媒體有沖擊,但紙媒不必妄自菲薄,畢竟黨報的發行群體為治國精英。
北溪之子:主流紙媒是黨的喉舌,不能用新媒體的邏輯來代替政治家辦報。
輕博非輕薄:新老媒體誰也替代不了誰,各有受眾。
綿襪土豆:我周圍還是看報紙的人多些,有些人根本不玩微博。
蘆雪広:微博是新興的,有一天大家會發現其不足,有速度沒深度。
質疑微博好多僵尸粉
dragonleaf:微博粉絲里有多少是活躍用戶?活躍用戶里有多少是經常看姚晨微博的?這中間不知有多少水分!
Tony_the_pooh:根據2/8法則,微博粉絲80%左右是"僵尸粉",人氣也就那樣了。
東祥:姚晨的粉絲并不只是關注她一個,她發一條微博就可能被別人的微博"刷沉"下去,而人民日報每份至少有四五個人看吧。
三眼箭:笑死!姚晨發一條微博,1955萬粉絲有1%會看到都已不錯了!
人民日報的受眾是"高帥富",姚晨的受眾是"屌絲"
環保海青:感覺不是一回事!這就像滿漢全席與餃子宴不在一個層面。
江曦fox:目標群不一樣,人民日報的受眾是"高帥富",姚晨的受眾是"屌絲"。
浪漫的看不懂:人民日報的受眾每一個頂100個,姚晨的粉絲許多不入他們法眼。
veronique小卷兒:明星發的都是自己的生活和演藝圈的種種。而人民日報那發行量只是最直接的數字,還有媒體的轉載、新聞的轉播,其影響力和權威性,遠非一個量級。
全民娛樂時代的悲哀
舒于進:這算什么危機感?拿人民日報和姚晨相比是否說明:1、喜歡看八卦新聞的人,遠大于喜歡政經新聞的人。2、讓人民日報發行量上升的捷徑難道是馴養"狗仔隊"?
白鯊也能飛:微博人氣排行榜居前的多是娛樂明星,真是全民娛樂的時代,悲哀!
調侃把姚美眉收編了
陳政2006:人民日報這么一說,姚晨應該有"危險感"了。
DaXiong:把姚美眉收了唄!威脅解除。
BobbyLuzhou:請姚晨做大使在微博上號召一下,讓粉絲都看人民日報。[詳細](北方網)
延伸閱讀:
我國政務微博數量超5萬
據新華社北京1月18日電 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主任王晨18日表示,我國各級黨政機關及公職人員開設的微博客賬戶已有5萬多個,成為黨和政府聯系人民群眾的新渠道。[詳細](南方日報)
過半受訪者冷對政務微博:不會關注成為粉絲
如果當地有關部門開通政務微博,78.88%的被調查者表示不會"關注"成為"粉絲"。這個來自由《法制日報》及搜狐網共同發起的在線調查數據不禁讓人疑惑:在政務微博迅速發展的今天,公眾態度為何如此"消極"?[詳細](新華日報)
政務微博被指兩極分化 有些成意見領袖有些裝聾作啞
"政務機構微博呈現出愈演愈烈的兩極化發展趨勢。一方面,繼續活躍的政務微博,將因其傳播主體權威性、傳播內容準確性、互動溝通有效性以及線下處理實效性等明顯優勢,逐漸成為網絡社會的‘意見領袖’,并將這種領袖地位擴展到現實社會。"
"另一方面,一些無作為的、裝聾作啞、形式主義的政務微博,將淪為‘僵尸微博’、‘空客微博’,失去其存在的意義和根基。"[詳細](中國青年報)
八成政務微博被指癡呆 每日賣萌卻不愿傾聽民意
據清華大學公共關系與戰略傳播研究所的官方微博觀察,當前的政務微博80%患上了"癡呆癥",說他們"既聾又啞",還"自言自語"。
還有一些網友認為,某些政務微博在漠視民意,因為有些政務微博將網友的評論給刪除了,有一些網友甚至被拉到了黑名單。網友也說有些政務微博確實受到歡迎和熱捧,但仔細觀察一下發現,這些政務微博在推薦菜譜,有的時候用凡客體或者淘寶體,還有的時候稍微賣賣萌,吸引大量粉絲,但是這些政務微博真正聽取網友意見,接受網友投訴的就很少。
推薦閱讀
我一直不解中國網絡界的公關有哪些正面意義,美國也有公關公司,但人家是真正去搞公共關系,中國的公關只是去負責刪帖子,搞些暗箱操作,干些見不得人的勾當。別管是花錢刪帖子,還是收錢撤帖子,組織水軍寫軟文,這>>>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guandian/yejie/20111230/1570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