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商業新聞網綜合報道】(記者 慕習)淘寶曾經是創業者的天堂,但短短幾年,卻變成了多數人的噩夢。雖然淘寶系有許多成長企業共同所面臨的煩惱,但當誠信經營、公平競爭等一系列正常的商業規則被腐敗產業鏈所控制時,淘寶建立在馬云價值觀上的基本商業道德不復存在。因此折射出來的不僅僅是企業管理結構的問題,還有淘寶員工對社會良知的踐踏和對商業信譽的漠視。
自2007年以來,不斷有腐敗的小二被淘寶開除或離職,阿里巴巴原CEO衛哲、聚劃算原CEO閻利珉被馬云驅逐,都與淘寶小二腐敗相關,然而淘寶小二的腐敗如韭菜一樣,割一茬又長一茬,呈現出開除不完、離職不盡的狀態。對比中國公務員的腐敗如同毒瘤一樣除之不盡嚴重地影響著中國社會的健康,而淘寶小二的腐敗,于淘寶乃至于整個阿里系來說,有過之而無不及。
小二的“生意”做得風生水起,無論是小到刪除一個的差評還是因參股設公司,凡是權力所到之處,利益則攀附前來,腐敗和權力從來都是相生相伴的。
追逐利益的小二們開始失去理性,瘋狂地侵蝕和吸取龐大淘寶帝國的血脈,同時摧毀著誠信為本的商業骨架,如果無法遏制,帝國很可能會坍塌。這種瘋狂侵蝕的背后,反映的是權力的失控,這種控制的力量,除了道德價值觀的約束,更需要的淘寶體制隨著業務發展不斷的跟進和完善。
一位電子商務專家分析,淘寶暴露出來的是制度的腐敗。電子商務是一個狂飆突進的行業。一線員工手握大量資源,“權限倒置”體現了互聯網行業的開放特征,但也滋生出成長的制度性問題,侵蝕著企業的競爭力,往往出現商譽危機。
雖然,演變迅捷的互聯網業因為在高速發展期不適合以過于嚴密的規范加以束縛,否則很可能會“自廢武功”式地瞬間落后。但是,迅速擴張的業務和龐大的人員隊伍不僅考驗著這個平臺的人員素質,更考驗著領導層的管理能力及企業管理制度是否能同步快速增長。
然而,我們今天回過頭來再審視淘寶以及淘寶小二的腐敗現象,所有快速成長帶來的不適應,卻未必能全面解釋清楚淘寶小二集體性腐敗的現象,至少在這一現象的背后還有更深層的原因。正在成長的企業多了,但卻沒有一個企業的腐敗,特別是一個上市的公眾性企業會產生如此瘋狂的行為。
早年有消息稱,在阿里內部,員工不能發表對阿里不滿的言論,另有離職的員工稱,在早期的阿里,員工是成批地離職的,其主要原因就是馬云要清除對公司不利言論,從這里我們可以做個初步的判斷,其實馬云所謂的企業文化根本就不存在。
同樣馬云掏空雅虎中國的“壯舉”以及支付寶事件,都顯示出了阿里系在商業道德上的沒有底線。馬云這種對待商業伙伴的方式,不正是今天淘寶小二盤剝商家的另一個版本嗎?或者說,淘寶小二的腐敗不正是馬云對付雅虎的另一種表現嗎?
上行下效,這是中國人的習慣,當平均年齡只有27歲的淘寶員工,在馬云的這種商業理念的指導下,在各種各樣的主管、領導的腐敗行為的“教化”下,體制或者制度其實就成了一個人的化身,淘寶小二的腐敗便如同韭菜一樣,割完一茬再長一茬,很難有根治之日。
為支撐龐大的商業帝國的發展,馬云大力招兵買馬,員工人數從2009年的3000多名,增至現今的25000名。同時,新業務也迅猛發展,2011年6月,淘寶網一分為三,由淘寶網、天貓、一淘網組成,同年10月,聚劃算從淘寶獨立出來,作為阿里旗下子公司與其他三家平行。在各個網站獨自為大時,淘寶的制度建設遠遠跟不上企業規模擴張的速度,阿里價值觀薄弱、腐敗橫生,商業信譽確實成為因其落后的制度建設而導致的問題。
除了日前曝光的聚劃算腐敗案外,2011年2月,還有因2300余家“中國供應商”欺詐,衛哲引咎辭職。當時,馬云在致阿里巴巴全體員工的郵件中表示,經過調查,除發現B2B公司的中國供應商簽約客戶中,部分客戶有欺詐嫌疑外,也有跡象表明,直銷團隊的一些員工默許甚至參與協助這些騙子公司加入阿里巴巴平臺!
其實默許的不僅僅是小二參與行騙,默許的還有是誰都知道的腐敗,這才是馬云帶壞小二的根本原因。
推薦閱讀
三份來自鐵道部及相關路局的文件顯示,鐵道部內部正嚴厲禁止代售點和代購網站的合作,并從4月初開始進行了一場暗訪嚴打行動。文件中稱,代購網站擾亂鐵路售票秩序,而嚴打是“為了維護廣大旅客的權益”。業內普遍認為>>>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淘寶制度存缺陷 腐敗或使阿里企業文化崩塌
地址:http://m.sdlzkt.com/a/guandian/yejie/20111230/1572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