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商業新聞網訊】(記者 蘇格)騰訊,經常被稱為全民公敵。一句網絡流行語提到:“互聯網創業者,無法回避的三個問題是:生,死,騰訊。” 顯然,騰訊已經引起公憤。
有業內評論認為,特定歷史時期的“拿來主義”和“模仿借鑒”固然能締造騰訊的成功,但騰訊CEO馬化騰的一句“模仿是最穩妥的創新”不應成為騰訊推脫責任的理由。顛覆和創造代表了中國互聯網的未來,騰訊作為中國互聯網行業“巨擎”,理應承擔更多的責任,揚起“創新”而非“剽竊”的大旗!
對于抄襲現象,業界人士都有自己的看法:
孫永杰告訴IT商業新聞網記者,騰訊一直處于模仿與創新的中間地帶,但實際上,大家都在抄,都是先抄國外的,抄美國的,然后一窩蜂的模仿,最后出來的產品幾乎類似。中國企業目前都是這樣,有誰敢理直氣壯的說自己就是首創?!現在大家都出來煞有介事地說抄襲,我認為非常可笑,非常無聊,并且這是比較丟人現眼的事情。但從另一方面,也說明國內的知識產權保護存在很多問題。
騰訊CEO馬化騰
孫永杰認為,目前的互聯網行業比較浮躁,有些急功近利。最近,國外的互聯網企業很熱鬧,比如Facebook即將上市,Facebook收購Instagram,大家都在討論。而國內的比較直白,可能大家都想通過小打小鬧來引起媒體的注意,因此,我認為中國互聯網行業炒作是主旋律。其實媒體不該去理他們,愛誰誰。互聯網企業需要的是踏踏實實地去開發自己的產品,而不是通過這種方式炒作。
易觀國際分析師閆小佳告訴IT商業新聞網記者,在知識產權方面,互聯網企業取證很難;另外,企業拷貝一些經營模式和創新思想也很難認定是否是違法行為。
北京市潮陽律師事務所律師胡鋼告訴IT商業新聞網記者:任何發明和創造都是在前人發明的基礎上,發明創造之前肯定有前人發明的痕跡在。如果對方沒有對自己的產品進行過法律程序的保護,那么說是不正當競爭更需要證據。
知名IT評論人謝文認為,騰訊如果今年繼續保持減速程度,就需要下決心轉型創新,否則就會走上雅虎的老路。
謝文表示:“騰訊收入和利潤增速如我預計的一樣大幅減緩。如果今年繼續保持減速程度,就需要下決心轉型創新,否則就會走上雅虎的老路。”他還稱:“騰訊在努力求變,但速度太慢。”
小米公司創始人兼CEO雷軍:偉大的產品是永遠不會抄襲別人,如果別人說你抄襲只能說明你做的不夠好。就像喬布斯的“蘋果”,把產品的任何一部分都做到極致入微,極致的好,就會走到行業的前面。
推薦閱讀
4月24日,盛大游戲今日正式發布首款手游代理作品《我的國度》官方Android中文版,這也是盛大游戲自去年開始布局移動互聯網戰略來的第一步。 【IT商業新聞網訊】(記者 王淇)4月24日,盛大游戲今日正式發布首款手游代>>>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業界視點:騰訊游走于模仿與創新的邊緣
地址:http://m.sdlzkt.com/a/guandian/yejie/20111230/1573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