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虎360和騰訊QQ的“3Q大戰第二季”官司再度引起關注。法庭沒有當場宣判,但事件本身倒是給業界帶來很多啟發。
回首“3Q大戰”的歷程,大有逐步升級的態勢。最早,兩家是因為言語不當發生糾紛,騰訊于2010年起訴奇虎不正當競爭,判決認定奇虎360構成不正當競爭,道歉并賠償經濟損失;而后,兩家公司又因為軟件沖突再次發生糾紛,騰訊要求用戶在QQ軟件與360軟件之間只能選擇其一使用,要么刪除360軟件,要么退出QQ軟件,以至于引起了工信部的干預;現在,兩家過節上升到了騰訊是不是反壟斷的地位。
新3Q大戰 比單純罵街更具藝術性和耐看性
實際上,在IT界、互聯網界,乃至手機行業,類似的紛爭此起彼伏,不絕于耳。言語不敬、份額造假、專利歸屬、商標注冊等,都可以是糾紛的邏輯起點,都能夠成為告與被告的理由,核心價值仍然是競爭,市場競爭之外的另一種手段。告狀起碼先表個態,至少在市場上干擾一下對手。
在不明真相的群眾看來,各種類似的口角官司不外乎就是換一個版本的吵架,各要各的利益。開始可能還看得興起,長此以往習慣之后,可能都記不清誰勝誰負,權當聽故事或者作為茶余飯后的談資。
當然,狀既然起了頭,還是要繼續告下去的。這場官司越打越高級,告狀也開始講究技巧性了,從單純的“口角”到頗有些理論性的味道。告狀開始引向了一個更深邃的巷子。在這個巷子里,不再是簡單地拉人站隊,替自己賺吆喝,而是處心積慮地專找對手的薄弱攻擊,頗有點“知己知彼”的味道。以至于法律學術界認為,這個告狀案本身就是一個很好的教材、案例,“有很重要的學術研究價值”。
隨著告狀的升級,什么犄角旮旯的東西都可能成為被挖出來當成訴訟點,大有“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的態勢。顯然,越告下去就越得講究技巧性,甚至藝術性。這樣比單純地“罵街”,更高級一點,或許更有耐看的價值。
推薦閱讀
盡管樂視網現金流確實出現不足,但整個網絡視頻行業都面臨這個問題,樂視網也在積極準備融資解決財務問題。樂視網COO劉弘則委婉地表示,版權的價格在前期漲到一定的高點,不可能一直往上升。近日視頻行業合縱連橫趨勢>>>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新3Q大戰 比單純罵街更具藝術性和耐看性
地址:http://m.sdlzkt.com/a/guandian/yejie/20111230/1576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