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嫌傳銷的“太平洋直購”正在被各地警方集中查處,一個打著新型電子商務模式招牌的互聯網帝國正在倒下。但,它并不是唯一。2011年7月15日、7月22日,《IT時報》連續兩篇報道《“我愛我買”消費養老還是網絡傳銷》《消基會對“消費養老”不提供信譽保障》,調查以電子商務“消費養老”為概念、“我愛我買”網站的母公司——上海家帝豪,以高額返利吸引個人成為代理商的模式疑似“傳銷”。2012年3月底,《IT時報》再次接到讀者投訴,稱家帝豪公司又推出了新型代理商模式,同樣涉嫌“傳銷”。正當《IT時報》對其進行調查時,4月13日,記者接到線報,位于浦東的家帝豪公司營銷中心正被警方搜查。隨后,山西臨汾警方向記者證實,確實因其涉嫌傳銷到上海進行調查取證。
投資者 買回保健品無批文號 少數人已開始警惕
4月初,《IT時報》記者接到市民潘阿姨打來的電話,她說自己被上海家帝豪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推出的“我愛我買”消費養老計劃給騙了。經人介紹后,她找到了曾經對家帝豪做過多次報道的記者。
潘阿姨表示,去年12月在浦東斯米克大廈參加了幾次家帝豪公司舉辦的關于“消費養老”的培訓講座,對方的介紹讓她頗為心動。培訓人員稱網上購物因為減少了中間環節,因而產生了利潤空間,“我愛我買”則把這部分讓利給消費者,讓消費者在消費過程中也能獲得收益。對方稱消費者只要每月在“我愛我買”網站購物消費180元,那么就能獲得4000積分,一年可得48000積分,而100積分等于1元現金,再加上20%的返利,第一年回報累計總額為576元,第二年則達到1267.20元……第十年達到14952元……第35年則達到驚人的32.5萬。
“花錢同時還能掙錢”,這讓潘阿姨很是驚奇,而更讓她心動的是,成為“我愛我買”的代理商后獲益更大。付出1萬元就能成為“我愛我買”的三級代理商,可獲得245張VIP卡和5張金卡,同時還能獲得“我愛我買”贈送的產品、以及上市后的原始股和每年的利潤分紅。這245張VIP卡消費者在消費過程產生的“收益”,代理商也能進行分成,而且擁有“招商權”,每拉一位代理商進來就能獲得2000元的獎勵,推薦5個三級代理商晉升為二級代理商。
聽了幾次課后,去年12月底,潘阿姨交了1萬元成為“我愛我買”的三級代理商,拿回了黑苦蕎麥粉、神六螺旋藻精片、海狗油軟膠囊等好幾樣保健品、一份沒有寫明行使價格的期權計劃書以及手寫的“期權授予標準及條件書”。之后潘阿姨女兒上網查詢后發現,其中一些產品甚至沒有保健品批文號,這讓她們開始產生懷疑。
聽了幾次課后,潘阿姨愈發懷疑,“原來的項目還沒有落地產生收益,他們現在又推出了新的項目,要大家花10萬元買5個POS機,把POS放在商店里,然后持卡人來消費時就能分得更大的收益。”潘阿姨稱,感覺“我愛我買”一環套一環,讓人投入更多的錢,所以她決定退出,并想把之前投入的1萬元給拿回來。幾經交涉之后,對方口頭同意退還其8000元,但直到現在,她也沒有拿到這筆錢,當初答應退款的蘇姓工作人員始終關機。
記者調查 上課時齊喊口號“家帝豪好”
從今年3月底接到讀者投訴開始,記者多次暗訪家帝豪營銷中心,高級寫字樓、口若懸河的培訓師、金光閃閃的前景,“晃花了”來聽課的大多數人。他(她)們,幾乎年齡都在40、50歲以上。
一年賺115萬的賺錢誘惑
“我愛我買”到底是怎樣進行“消費養老”和讓投資者大賺特賺的呢?記者兩次探訪,進行了實地調查。
3月26日下午,記者來到位于浦東世紀大道的斯米克大廈里的“我愛我買”營銷中心,這里就是舉辦培訓課的地方。
記者走進培訓教室,一位年輕的“培訓老師”正在講課,不過聽課人只有二十來位,教室內顯得有些空蕩。培訓老師并沒有直接向眾人介紹他們的項目,而是做了長長的鋪墊。“樓市寒冬、股市跳水、黃金價格‘過山車’、藏品真假難辨,現在的投資者‘傷不起’”,一番話拉近了和眾人的距離。培訓老師繼續站在創業者的角度說道,創業開店,又怕沒有穩定的客源,宣傳成本太高卻又效果不明顯。 上一頁1 234 下一頁
推薦閱讀
博客站點Pingdom周五發表文章稱,全球互聯網用戶人數正在以每秒鐘近8人的速度增長。從去年3月份到12月份之間,互聯網用戶人數新增了大約1.72億人,也就是每月約1914萬人,每周約478.4萬人,每天約68.3萬人,每小時約>>>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家帝豪隱現傳銷陰影 期權協議成空中樓閣
地址:http://m.sdlzkt.com/a/guandian/yejie/20111230/1579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