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奇虎起訴騰訊反壟斷案件已經進行到下午,在結束第一波“相關市場”限定范圍辯論后,奇虎與騰訊雙方代理人進入了就騰訊是否具有支配地位問題的討論。360公司認為騰訊QQ市場占有率高、用戶黏度強,具有市場支配地位,騰訊方面反駁稱騰訊沒有價格控制能力和市場支配能力,而且一旦QQ收費將會迅速失去用戶,并稱IM市場門檻低存在競爭對手。
奇虎訴騰訊反壟斷案件庭審現場—圖片來源于網絡
360公司提出證據說明
1、騰訊上市招股書。騰訊曾在招股說明書中將70%以上的市場占有率寫了進去,而騰訊在移動IM市場也有相當大的市場份額,因此騰訊一方的市場支配地位毋庸置疑。
2、3Q大戰360用戶流失。3Q大戰中有很多用戶離開了360,而很少用戶離開QQ,這從另一個方面也證明了騰訊的市場支配地位。
3、28.1%的用戶使用IM軟件其聯系人超過一百,這說明用戶如果需要尋找另外一種軟件替代QQ是很難的,而QQ用戶平臺是嚴格保護的,才能建立起活躍用戶超過7億的用戶群,騰訊用這樣一種核心優勢排除了其他競爭對手進入這個市場的可能。
4、目前,MSN與Facebook、微博等進行了兼容,而騰訊卻努力保護自己的用戶。在3Q大戰期間,騰訊與飛信的市場仍然沒有格局的變化,飛信盡管提高了軟件的服務質量,但在3Q大戰期間,仍然沒有得到 提升,而騰訊的市場份額根本沒有變化。可見其市場支配地位。
5、360反駁騰訊第三方報告、稱微博不能說明問題
被告(騰訊)舉出了多份獨立第三方的調查報告,盡管角度不同,但都對市場進行了評判,我們認為這恰恰說明了被告猜測性的質疑以及專家對未來市場的評判不能解決現實問題,也不能反駁在3Q大戰那個時間點,騰訊沒有深深地傷害360。
微博是2011年10月加入IM功能,今天討論市場支配地位濫用是在3Q大戰期間,因此被告方拿現在和未來微博等其他軟件對QQ構成競爭來說事是說明不了問題的,況且騰訊也有微博,如果考慮騰訊微博的IM功能,它的市場份額還是最大的,同樣的道理適用于郵箱。
騰訊公司6點反駁理由
1、反壟斷法規定,計算相關市場的銷售額,是須嚴格計算的。目前原先的市場份額算法不是反壟斷法意義 的市場份額。目前沒有對市場份額進行界定上,艾瑞報告 中沒有指出相關市場的份額,而只是一種傾向數據。
2、騰訊律師舉寶馬奔馳例子,反駁360質疑第三方報告。假如一個人有奔馳、寶馬兩輛車,如果他365天都用奔馳,那么根據某些機構的調查方法(用戶最長使用時間)來看,奔馳的市場份額是100%,而寶馬的市場份額是0% 。
3、騰訊沒有價格支配能力。如果騰訊對用戶收費,將導致81.7%的用戶流失。任何一個用戶,只要產品收費,就會選擇放棄軟件。因此騰訊根本不具備價格支配能力。
4、騰訊沒有價格控制能力。衡量企業是否具有市場支配地位的一個重要指標是該企業對價格有沒有控制能力,而相關機構的調查顯示,如果騰訊QQ實行全員收費,那么其市場份額必將大幅下降,這表明即時通訊基本服務市場是任何企業都無法進行收費的,因此騰訊QQ在該市場沒有價格控制能力。
5、IM市場門檻低。2011年進入即時通訊服務的產品有9款,我們沒有列舉的還有更多,9款軟件的經營者既有硬件生產商、互聯網服務提供商,也有電信業務提供商,從數量和經營者類型來看,即時通訊市場進入的門檻是很低的。
6、反壟斷敗訴將會對騰訊造成重大影響。這是一場反壟斷訴訟,因此雙方的辯論和舉證都應該立足于《反壟斷法》中的相關條款。如果被告被判定壟斷,對今后企業的發展將產生非常深遠的影響,而原告敗訴的話需要付出的只有律師費,對企業發展卻幾乎沒有影響 。
推薦閱讀
對于假冒侵權商標的現象,市工商局商標處處長張建設表示,此前已在小商品、服裝等市場推行的商標授權經營制度,今年要向網店延伸。目前在通州選擇了一些在京注冊的大型網店進行試點。只要是帶有商標的商品,都實行商>>>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騰訊稱并沒有價格控制力和市場支配力
地址:http://m.sdlzkt.com/a/guandian/yejie/20111230/1581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