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游曾被譽為互聯網行業最暴利、最成熟的商業模式,有過2008年前后巨人、金山等公司爭赴IPO的輝煌,也有過2010年網游增長最低谷的沉寂。不過,在2012年中國互聯網行業亟待解凍上市窗口期的關頭,網游行業又一次近乎站在主導位置:近3個月內,至少有武神世紀等6家公司確認或透露了上市計劃。
IPO風潮似曾當年
除了早期投融資消息,是否有企業登陸股票交易市場歷來是衡量一個行業資本活躍度和增長潛力的重要標桿,前年的視頻行業、去年的電商行業概莫如此,走到2012年,又輪到網游行業奪人眼球。
從今年1月手機游戲廠商掌趣科技被曝光提交證監會的上市申請開始,3個月時間內,有5家網游公司確認了上市計劃,其中偏重端游的武神世紀、蘇州蝸牛,偏重頁游的昆侖萬維和偏重手游的掌趣科技等4家公司瞄準國內A股市場,擬登陸深圳創業板,目前掌趣科技首發過審,其他3家還在初審階段。
除了上述4家公司選擇國內資本市場,網游開發和運營商廣東勝思網絡宣布獲得加拿大交易所的批復,將在3個月內奔赴國際資本市場。而第一視頻集團旗下的手機游戲廠商中國手游集團亦傳出海外IPO消息,根據早前公開信息,中國手游集團早就確定了從母公司分拆并在海外上市的計劃,登陸地點可能是母公司所在的港交所或者中國網游概念集聚地美股市場。
多家網游公司奔赴多地IPO,這一幕頗像2007-2009年中國網游行業集體上市風暴:完美世界、巨人、金山、網龍等公司爭先奔赴納斯達克、紐交所和港股多地上市,網游概念的大行其道以致吸引盛大網絡和搜狐在2009年做出分拆游戲業務單獨上市的決定。
算上之前上市的騰訊、網易、第九城市、轉型后的空中網以及2010年上市的中青寶,以網絡游戲為主概念或主營收的公司已經超過10家,網游也已經多年穩坐中國互聯網上市公司細分領域的頭把交椅。
盡管有分析人士指出,目前6家公司掀起的網游新上市潮在規模和質量上難以和當年同日而語,但這個行業展現的成熟商業模式足以讓其他互聯網細分領域尷尬。據悉,網游行業里中上市場地位的企業普遍具有良好的盈利能力和現金流,而視頻、電子商務等其他熱門互聯網行業至今深陷盈利困境。
游藝春秋副總裁張新敬告訴記者,網頁游戲、手機游戲的興起拉動網游行業繼續獲得發展動力,“圈內對網游的投入熱情依然很高,只是要在越來越多的創業團隊中篩選出最好的那個”。張新敬透露,公司對iOS游戲團隊2000萬元的投資計劃目前只投出去1000萬元,今年的重要工作之一就是尋找最優秀項目。
避開美股選擇國內
值得注意的是,與前次網游行業集體奔赴海外市場不同,已經曝光的IPO計劃中,武神世紀等4家企業青睞國內資本市場。以武神世紀為例,盡管其年營收接近3億元,甚至超過2007年在美上市的完美世界的營收水平,但其仍然選擇登陸國內創業板。
按照上市慣例,上述公司目前處于靜默期,并未對上市地點的選擇緣由做出解讀。但武神世紀內部人士告訴記者,比之以前網游上市時的行情,現在網游營銷成本明顯增大,新游數量的增大導致競爭加劇,人才爭奪也日趨困難,因此現在的網游行業動向更為謹慎和穩定,“好在網游仍是高回報和現金流健康的行業”。
而易觀分析師玉軼指出,上市地點的轉向是因為國內創業板開始接受網游這一行業。而另一方面,納斯達克對中國游戲股的認識依然固化在8-10倍左右的市盈率,審核也在不斷加強。目前看來,即使是已經在納指上市的中國概念股,也面臨著較大的信任危機和做空威脅。
玉軼對內外資本市場的分析不無道理。一段時期以來,盛大董事長陳天橋和搜狐董事長張朝陽均對華爾街認識不到各自業務的實力而表露不滿,這兩家公司皆以游戲業務為主營收。就在不久前,盛大選擇母公司私有化,從納斯達克退市,以換取上市游戲業務外更自由的操作空間。 上一頁1 2 下一頁
推薦閱讀
濫用市場支配地位是指企業獲得一定的市場優勢地位后濫用這種地位,對市場中的其他主體進行不公平的交易或排斥競爭對手的行為。占有市場支配地位本身并不違法,只有利用這種支配地位排除或限制競爭才被反壟斷法所禁止>>>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guandian/yejie/20111230/1583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