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商業新聞網綜合報道】(記者 王淇)4月12日,網易指騰訊抄襲其“新聞客戶端設計”掀起罵戰。隨后4月16日大眾點評指責網易于近日上線的移動客戶端“飯飯”大量抄襲來自大眾點評的內容,對此,大眾點評要求網易將“飯飯”下架,否則大眾點評將對網易采取相關的法律措施。這一些列的抄襲罵戰令公眾回想起一年多前騰訊和奇虎360的“3Q之戰”。互聯網行業糾紛繞不開知識產權侵權之爭,其最終考驗的是互聯網企業賴以生存的“創新力”。
網易指責騰訊抄襲網易新聞客戶端
4月12日,網易公司宣布,旗下重要的移動互聯網產品網易新聞客戶端,遭到騰訊公司騰訊新聞iPhone客戶端2.0版本的公然侵權。網易稱騰訊新聞客戶端2.0版本在產品整體布局、跟帖頁面、圖片瀏覽頁面的設計上直接抄襲了網易新聞客戶端的相關功能和設計。此外,網易還要求騰訊自覺主動地下架騰訊新聞 iPhone客戶端2.0版本,否則,將對騰訊采取必要的法律措施。
互聯網界的抄襲行為,讓人看后忍不住“肉流滿面”。且不論誰抄襲了誰,至少這一事件折射出了中國互聯網發展到現階段,出現了一個普遍性問題——那就是同質化嚴重,創新力嚴重不足;好了,網絡上的那點熱門事兒就為大家“扯”那么多吧。不過細心的網友也會發現,筆者在文章里拋出了一個概念——“同質化嚴重,創新力不足”。今天筆者就跟大家談談硬件同質化的問題吧,現在就請看官們矯正身姿把目光轉移到硬件市場上來。
營造創新環境培育創新市場
互聯網時代醞釀新產品的周期很短,這和一般意義上產品更新換代周期較長形成了鮮明對比。有專家認為,互聯網行業所催生的產品具有量大、面廣和生命周期短的特征,引發的產品興廢與進退很可能在短期內就能完成,企業如果不能適應這種節奏必然被市場淘汰。
“隨著我國知識產權保護機制的不斷完善,‘拿來主義’是難以為繼的,同時,互聯網企業的競爭對手絕不僅僅來自于國內,面對激烈的國際競爭,缺乏創新驅動,企業將逐漸失去吸引力。”朱春陽認為。
國內網絡新聞客戶端大多借鑒了成熟市場的架構原型,如美國社交雜志應用flippboard等,網絡“微創新”通常也是建立在借鑒的基礎上,但是互聯網企業要謀求長遠發展不能止步于此。
魏武揮等專家認為,我國互聯網行業有廣闊的市場前景,要推動營造互聯網行業的創新環境,除了細化法律法規,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外,還需要借助成熟的風險投資、商業運營和上市機制等,培育創新市場。
專家說法:不排除雙方炒作可能
值得注意的是,網易上周曾“強烈譴責”騰訊新聞iPhone客戶端2.0版本抄襲網易新聞客戶端,并計劃向蘋果應用商店投訴。騰訊則回應稱其產品采用蘋果推薦的大量交互設計方式,并且進行大量創新。不料,本周一,網易也遭到競爭對手的抄襲指責。
互聯網分析人士李忠存指出,互聯網競爭口水太多,不排除此次大眾點評和網易飯飯的炒作可能,但是這種炒作似乎對后起之秀“飯飯”更有利。
推薦閱讀
就在凱塞爾休假之前,亞馬遜在去年底剛剛推出了KindleFire平板電腦,并開始發力數字內容市>>>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互聯網企業"抄襲"糾紛頻發 不排除雙方炒作可能
地址:http://m.sdlzkt.com/a/guandian/yejie/20111230/1585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