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新浪科技副頭條文章《網易指責騰訊新聞客戶端抄襲》,《騰訊回應網易抄襲指責:客戶端進行大量創新》可謂針鋒相對。
網易稱,騰訊新聞客戶端整體布局與網易新聞客戶端沒有差別,連欄目設計也驚人的一致。標題配圖4:3的比例、標題右下顯示評論數,都是騰訊新聞客戶端之前版本沒有的布局設計。要求其APP下架該應用。
騰訊稱,新聞客戶端作為移動新媒體的戰略產品,騰訊網很早就開始在蘋果手機端布局,早在2010年10月,騰訊新聞客戶端的第一個版本就在蘋果商店上架,是最早推出客戶端的新聞門戶之一。基于底層代碼架構的重置式開發,今年4月11日騰訊對新聞客戶端進行了升級,由1.2版升級到2.0版。
雙方各執一詞,作為一個旁觀者,我認為其炒作因素大于客戶端本身。
其一,門戶網站之間的競爭由來已久,騰訊和網易冤家路窄。在內容方面,網民很早就指出了四大門戶的雷同性。直到今天,仍然沒有多大改觀。新聞報道、微博等沒有走上差異化的路線。如果不是網易丁磊養豬,馬化騰玩手機,原本可以走上同一條路。如即時通訊、郵箱等等。人民網記者曾高飛在新浪微博里說,“中國互聯網企業都是抄襲過來的,創新的基因微乎其微。網易也是抄襲出來的,看透了,這沒什么奇怪的。”有點道理。
其二,在新媒體時代,騰訊坐擁手機瀏覽器、QQ即時通訊聊天工具以及微信,在諸多方面網易已經落后很多。終于推出了一款手機新聞客戶端,回頭一看,騰訊竟然和自己一模一樣。憤怒、抱怨以及對騰訊的敵視情緒可想而知。但是,網易忽視了一個問題,千元智能手機4.0從外觀看都一模一樣,各個手機廠商就應該去打官司了。手機的設計雖然可以很多,但是用戶最習慣就幾種。要想差異化并不容易。因此,即便是騰訊抄襲了,完全沒有必要大動肝火。因為,在新媒體時代,拼的不僅是閱讀體驗,更重要的是內容的提供。新浪微博的袁輝泉說:“網易譴責騰訊抄襲新聞客戶端”一事讓我聯想到手機樣式的趨同。同一款產品或類似的產品,隨著行業的成熟,必然會慢慢地趨向于統一,因為這樣更有利于用戶體驗。就像現在的手機大都像蘋果iphone那樣。”對此,我表示認同。
其三,在互聯網上,用抄襲的道德觀來擊敗敵人屢試不爽。早在2007年11月,我曾經撰寫《中移動手機郵箱也抄襲》一文,當時有網友發帖爆料稱中國移動正在大力推廣的手機郵箱與網易郵箱界面很相似,有直接“抄襲”的嫌疑。社區網友將中移動的手機郵箱圖片和網易旗下的郵箱進行了對比。我在文中奉勸雙方必須調查此事,澄清事實?到底是抄襲,還是和網易合作的郵箱平臺?還是有人栽贓陷害。但是,最終雙方均保持了沉默。由于郵箱界面大多雷同,此事最終不了了之。
說實話,互聯網需要創新,每一次創新都包含著多少技術人員的辛勤汗水,創新需要付出代價,我們必須對每一位創新者給予充分的尊重,唾棄抄襲者。否則,我這篇博文一發出去互聯網上就到處都是了。喬布斯的辭世引起全世界的悲痛,就是因為對創新的敬畏。
但是,必須用平靜的心態來對待競爭對手,對“抄襲”這么嚴肅的詞語應給予明確的界定,用法律的手段捍衛自己的合法權益。而不是借用媒體的力量,來炒作自己的的平臺。讓一場捍衛創新者權益的神圣事件最后變成了一場“口水戰”或者鬧劇。一次次地“狼來了”鬧劇,會讓網民對創新的漠視。
推薦閱讀
據國外媒體報道,維基解密網站創始人朱利安·阿桑奇將主持一檔新的電視節目,該節目將于4月17日在俄羅斯RT電視頻道播出,“其他的電視網絡”最終也將會播放該節目。 北京時間4月15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維基解密網>>>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guandian/yejie/20111230/1587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