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馬化騰在《中國企業家》發稿稱,文化產業屬于傳統產業,影視、出版、傳媒、音樂等一直與互聯網的距離較遠,但如今雙方的融合和沖擊越來越大。人們隨時隨地可以利用碎片時間接觸互聯網,這將是互聯網下一波的新浪潮。
馬化騰認為,未來互聯網會成為很多文化產業和媒體發布的重要平臺,甚至是一個最大的渠道。
馬化騰指出,未來產品變成服務化以后,內容和制作商就可以用服務的形式推給終端用戶,用的時間越長分成越多,這個轉變是很大的。不僅是游戲,我相信電影、音樂產業都會受到類似的影響,它不僅可以打破發行商的壟斷,還能鼓勵那些有創意但規模較小的內容制作商,都可以通過開放的平臺直接把內容銷售給用戶,這種發行模式是未來互聯網和文化創意產業的一種趨勢。
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馬化騰
以下是馬化騰文章全文:
騰訊發展十多年了,目前公司主業是互聯網和文化創意。從即時通信起步,然后進入互動娛樂、網絡游戲、網絡媒體和社交平臺等,去年收入為285億元,利潤為100億元,位列同行業前幾名。但我們也面臨許多新問題和新思考,其中互聯網與傳統文化產業的融合、沖突就是其中之一。
文化產業屬于傳統產業,影視、出版、傳媒、音樂等一直與互聯網的距離較遠,但如今雙方的融合和沖擊越來越大。目前中國的網民數量為4.6億左右,這些用戶群隨著智能手機的流行衍生出了一個移動互聯網的用戶群,未來一年,這個領域的用戶使用時間和流量均會超越傳統PC(互聯網)市場。人們隨時隨地可以利用碎片時間接觸互聯網,這將是互聯網下一波的新浪潮。
最近一兩年,更新的多媒體的內容,在大量侵蝕傳統的電影、電視平臺。我相信未來互聯網會成為很多文化產業和媒體發布的重要平臺,甚至是一個最大的渠道。以后更多的電影、電視劇和音樂版權或發行權,是由互聯網企業購得,再授權給傳統企業,目前我看到有這樣的趨勢。近半年來,視頻網站競爭特別火爆,因為互聯網技術進一步發展,讓人們對內容、對產業上游的需求比過去提升很多,它能用更少的中間渠道成本接觸到用戶,能把好的內容變成收入。這實際上撬動了整個文化產業的產業鏈。
寬帶的普及和提速將會帶來互聯網更多、更新的應用。在視頻方面,互聯網視頻公司發展起來后將會用更多的錢買更好的內容,廣告主也能把更多的預算投在這個領域,而這又可以去撬動產業鏈的上游(內容的制作公司),又會撬動演員的片酬進一步提升。現在演員的片酬比過去提升了幾倍,互聯網產業的發展能提升主持人、藝人的收入,這是個跨行業的變化,這一現象值得我們去思考。
在出版發行方面,互聯網的撬動作用也很大。傳統的文化出版發行,中間的渠道非常多,比如網絡游戲,過去由開發商給發行商,最后做成一個光盤,然后這款游戲就像賣一部電影大片一樣地銷售給游戲玩家,這種模式正在受到挑戰。文化互動娛樂的產品變成服務意味著什么呢?過去的產品和內容服務,不管這個用戶是玩或者不玩、玩多久,對內容商來說收的錢是一樣的,這是極大的不公平。未來產品變成服務化以后,內容和制作商就可以用服務的形式推給終端用戶,用的時間越長分成越多,這個轉變是很大的。不僅是游戲,我相信電影、音樂產業都會受到類似的影響,它不僅可以打破發行商的壟斷,還能鼓勵那些有創意但規模較小的內容制作商,都可以通過開放的平臺直接把內容銷售給用戶,這種發行模式是未來互聯網和文化創意產業的一種趨勢。這是盈利模式的變化,過去是按照產品,現在變成服務。
還有新媒體也將影響廣告發展的趨勢,過去制作電視內容和音樂,人們很少想象用廣告的方式掙錢,事實上新媒體可以通過廣告來做。比如,谷歌是通過搜索關鍵字的媒體形式獲得廣告主的投放;Facebook是通過用戶在社交中的行為把人進行劃分,可以針對人不同的屬性做廣告,這種社交媒體的廣告現在還是個沒有挖掘的寶藏,這也是非常值得我們思考的。
新媒體正在影響著文化產業的方方面面,盡管這剛剛起步,商業模式也不成熟,但我相信這個行業發展變化會很快。
推薦閱讀
一直以來,騰訊被指抄襲的事件不斷,但之前,大部分職責企業多位中小型公司,今天晚間消息,這次互聯網又一巨頭點名道姓職責騰訊抄襲,這家巨頭就是赫赫有名的網易,當家的人是丁磊。丁磊對決馬化騰,互聯網江湖大戰>>>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guandian/yejie/20111230/1590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