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幾何時,在80后孩子們之間有一個“傳說”:打游戲能賺錢,能為國爭光。
這,便是從本世紀初開始在中國悄然走紅的電子競技。盡管不為公眾所熟知,但在過去十年間,它成為眾多孩子追逐的夢想、成為國家體育總局正式認定的第 99項體育運動,一度風光無限。
然而,電競“出師未捷身先死”的衰落跡象似乎已經顯現。記者調查獲悉,最近一個月,關于電競俱樂部倒閉解散、投資方果斷撤資、選手曝光遭克扣欠薪的事件屢次發(fā)生,被迫轉型的選手也面臨著就業(yè)競爭力不足的 “家里蹲”陰影。 “網上戰(zhàn)將”走下網絡該何去何從?記者遍訪玩家、業(yè)者,試圖尋找答案。
■電競夢碎
初入中國 神秘傳說流傳校園
點點鼠標、打打游戲也能贏獎金?九年前,和大批競相逐夢的男孩一樣,余健凱懷揣著興奮和懵懂,頂著同齡人羨慕的目光和長輩們不解的質疑,踏入電玩競技行業(yè)。
20世紀初,國內一二線城市網絡剛完成“窄帶”到寬帶的蛻變,無數網吧在神州大地上如雨后春筍般出現。當時,網絡、網吧被家長們視為洪水猛獸,生怕自己的孩子因為沉溺于游戲而玩物喪志。不過,在當時的學生族中也流傳著一個“傳說”:只要游戲打得好,不但能月入上萬,還能為國爭光。
這個“傳說”指的就是剛剛進入中國的電子競技。它的官方定義是,利用高科技軟硬件設備作為運動器械進行的、人與人之間的智力對抗運動。但在這群血氣方剛的男孩間更“實惠”的看法是,比的就是誰星際爭霸、CS打得好。
2003年11月18日,國家體育總局正式將電子競技列為第99項體育項目。獲國家認可后,各種電競聯賽、杯賽、錦標賽甚至是國際職業(yè)聯賽不斷涌現,甚至還有專門的電視欄目對其進行報道。
在當時的校園里,“戰(zhàn)隊”這個詞曾在80后中相當流行。這些所謂的“戰(zhàn)隊”最初基本都由喜愛競技游戲的學生族自發(fā)組成,真正能夠職業(yè)化的比賽隊伍并不多。此后,隨著電競職業(yè)化門檻提高,競技運動的殘酷性逐漸展現出來,比賽不再是單純地為了娛樂,只有真正技術高超的選手才能出人頭地,“阿貓阿狗”們被掃地出門。正因如此,“參加電競,可以一場比賽拿上萬獎金,還可以為國爭光”的說法對于大部分人來說也只能是個“傳說”。
當時13歲的余健凱或許沒有想到,平凡的自己也能成為“偶像”的一員。一年后,他以 “Yumiko”為ID奪得OGameWar3線上個人聯賽冠軍,被其他玩家昵稱為“玉米”,并擁有自己的粉絲團。出生于1990年4月14日的他,即將在本周六迎來22歲生日,他已是業(yè)內資歷最深的“骨灰級”選手之一。
入行遇阻 父親怒到想扇耳光
14歲出道的邱乙(化名),更享受成名的樂趣,讀初中時誰也想不到,這個老師眼中沉穩(wěn)內向、成績理想的乖孩子,課余在網吧搖身一變竟是著名的CS“槍神”,狙擊功力極為了得,經常有鄰校的高手不服前來挑戰(zhàn),個個鎩羽而歸。高中畢業(yè)后,邱乙應邀加入一家知名俱樂部,開始了全職電競生涯。
“我吞吞吐吐地跟我爸說想走電競這條路時,他第一反應是想抬手給我一個耳光,最終手沒落下來,但讓我滾回房間去想想清楚。 ”邱乙回憶道,為了這事他跟父母經過半個月的鏖戰(zhàn),費盡唇舌,才讓父母明白他不是單單去“打游戲”的,而是像職業(yè)運動員一樣跑賽事、掙獎金。
余健凱在入行時也遇到同樣的困擾。當時年方13的他在接觸《魔獸爭霸》時表現出驚人的天賦,后來經常和職業(yè)選手一起接受訓練,隨后被引薦加入俱樂部。和大部分父母的態(tài)度一樣,他當時的雄心壯志也遭到猛烈反對。但最終,看到他在電子競技中獲得的各種成績,他的父母也被他的執(zhí)著感動,態(tài)度終于軟化。
“我只是在做我喜歡的事情,并沒有刻意謀劃過投身什么行業(yè)。 ”余健凱坦率地表示,外界一直帶著有色眼鏡看待電競行業(yè),包括大眾媒體報道也是,單純將聚焦點停留在表面的獎金上。“我們是運動員,我們是通過電腦來從事腦力運動,達到人與人的高強度競技,但公眾往往沒有認識到這一點。 ”
不過在當時,電子競技的風光讓艱難入行的他們干勁十足。當時被玩家們譽為“人皇SKY”的頂尖選手李曉峰,在2005年代表國家隊出征,一路過關斬將獲得WCG2005世界總決賽冠軍,讓五星紅旗飄揚在了國際賽場上。
那時,兩場國際級比賽的勝利為其分別帶來20000美元與25000美元的獎金,令無數“根正苗紅”考入大學的同齡人為之眼紅。大量的贊助廠商會爭搶有名的選手,開出各種豐厚的物質條件吸引他們參賽,報紙、電視臺也會為電子競技專門開出欄目,可謂風光無限。 上一頁1 23 下一頁
推薦閱讀
優(yōu)酷土豆合并已經過去一段時間了,而其對行業(yè)的影響卻才剛剛開始。早在優(yōu)酷土豆宣布合并時起,IT商業(yè)新聞網便分析了兩大巨頭合并對影視劇版權的深刻影響,而今天影視劇版權價格的血跌正驗證著當時的分析。 【IT商業(yè)新>>>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guandian/yejie/20111230/1591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