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時代周刊訊】(記者 宋滟泓) 當當網卷土重來開創自有服裝品牌,不一定能為陷入“隆冬”的服裝電商帶來春天的氣息。
日前,有知情人士向本刊記者透露,北京銅牛集團有限公司已經承接當當網自有品牌服裝的設計和生產,當當網自有品牌服裝將會在今年4月份正式推出。并且,目前在銅牛位于北京通州的服裝加工廠里,已經可以看到當當網自有品牌的布料。同時,業界有傳言稱,第一批當當自有品牌服裝將有70-80余個款式。其中,第一批當當自有品牌的服飾除了童裝,還會有成人基礎款服裝。
當當網CEO李國慶早些時候在公開場合表示,當當網今年將發展服裝類、家紡和家居類自有品牌商品,服裝方面將涉及內衣、襯衫、T恤等不同種類。李國慶還曾透露,當當服裝品牌的“定位將比凡客稍高”。
以圖書起家的當當網如今已經發展成為多品類的綜合性平臺,從現有的成熟平臺將流量導入自主服裝品牌,可以節省推廣費用。但在服裝電商集體過冬的情況下,2007年在服裝領域無功而返的當當網,想在曾經跌倒的地方重新沖刺,橫亙在它面前的困難不在少數。
卷土重來
2007年10月,李國慶就開始打起了男裝商品的主意。當時,當當網與英國傳統襯衫品牌Bond Street合作,由對方直接供貨,去掉中間商環節,降低成本。盡管當時的當當網企圖以服裝品牌作為打響百貨業務的重要一槍,但Bond Street品牌不久以后就被下線,之后不了了之。
去年5月,當當網高調上線服裝商城,上百家知名服裝品牌入駐其中,但李國慶并不滿足于僅僅做品牌的平臺商,于是當當網財大氣粗地推起了自己的專屬品牌。而當當網的大手筆,與服裝行業電子商務的飛速發展有著最直接的因果關系。
服裝類產品的電子商務自2010年以來就保持快速的發展,其市場規模在2010年為1052.4億元,與前一年相比增幅達111.2%;2011年則達到了2049億元,增幅達94.7%。相關預計數據顯示,到2014年,中國服裝電子商務市場整體規模將達到5195億元,屆時在整體電子商務市場中的占比將達到27%。
伴隨著整個行業電子商務市場規模的飛躍式發展,服裝B2C的交易規模也是水漲船高,預計2012年服裝B2C市場的交易額有望突破180億元。雖然服裝B2C行業的格局正在快速形成,但還處于群雄割據局面。此外,國內服裝企業在電子商務領域涉足不深,并沒有將其放在重要位置。“霸主”之位“懸而未決”,當當網企圖殺進來分食蛋糕就顯得毫不奇怪了。 上一頁1 2 下一頁
推薦閱讀
羅比特說,國外買家找他們代購中國商品,主要還是價格因素。例如一個iPhone4的手機殼,在國內網站購買的價格是20元左右,算上運費和服務費,代購到美國,一般在人民幣40元左右,但是在美國當地購買,即使是像EBay這樣>>>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guandian/yejie/20111230/1592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