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商業新聞網訊】(記者 慕習 葉舟)近年來,個人信息安全問題已經成為全民關注的話題,個人信息泄露成為困擾網民的難題。近日,工信部直屬的中國軟件測評中心透露,其聯合30多家單位起草的《信息安全技術、公共及商用服務信息系統個人信息保護指南》(以下簡稱《指南》)已正式通過評審,正報批國家標準。消息一出,再度引發公眾對個人信息安全的熱議。
有關部門起草的“個人信息保護指南”,很多人表示很期待,但是這個“指南”并不具強制性的標準。北京市盛峰律師事務所主任于國富告訴IT商業新聞網記者,國家標準有強制性標準和建議性標準,而這個《指南》不具備強制性,對于全面保護個人信息作用不大。
北京市德和衡律師事務所陳浩律師在接受IT商業新聞網記者采訪時表示,作為我國關于個人信息保護的第一個國家標準,在個人信息被大規模非法傳播的當前,標準的制定具有良好的開端作用,明確了確立了個人信息應該受到法律保護以及如何進行保護。但是,因為《指南》不是強制性標準,只具有引導作用,因此,在當務之急,應該制定具備強制力的保護措施,嚴厲打擊個人信息泄露泛濫這一頑疾。
個人信息保護指南無法律效力 信息安全仍難監管
個人信息泄露嚴重 網民深受其害
3月15日下午,在2012年中國個人信息保護大會上,主辦方之一的中國軟件測評中心發布了《2012年網站個人信息保護政策測評報告》。這份報告中的“2011年個人信息保護政策網站分類平均得分排名”顯示,銀行網站得分僅31.98分(滿分100分),成為電子商務、招聘網站、婚戀網站和游戲網站等7個測評分類中得分最低的網站類型。
而中國青年報做過的一項社會調查顯示,有88.8%的人表示有過個人信息泄露而遭遇困擾的經歷。據了解,CSDN泄露的600萬用戶信息,若其中10%有效,那么就有60萬網絡用戶信息被黑客掌握。
一般而言,單純倒賣用戶數據庫并不賺錢,有些數據庫經過多次交易后,幾百個賬號的價格只有幾分錢,因此不少黑客盜取用戶數據庫之后,會直接侵入別人賬號、郵箱獲取有用的信息進行詐騙;也會在網上打包銷售,轉賣給黑公關或競爭對手等多種途徑完成利益最大化的變現;購買信息的人主要會用于網絡推銷、電信垃圾廣告、電商垃圾郵件。
在我國,侵犯個人信息的事件非常嚴重,相關法律亟待出臺,而這個《指南》的出臺讓網民看到一線希望。
工信部這一《指南》面對企業,推出了“目的明確、最少使用、公開告知、個人同意、質量保證、安全保障、誠信履行和責任明確”等八項原則的標準,涉及個人信息處理的收集、加工、轉移和刪除等四個主要環節,若嚴格遵守這些標準,必將更有力地保障個人信息。
IT法律專家,中國互聯網協會信用評價中心法律顧問趙占領指出,個人信息保護這塊我們已經有很多的法律,但是隱私權的具體范圍沒有界定。只有互聯網協會,還有這次的國家標準,對個人信息,才做了第一次的界定。
個人信息無強有力的法律保護
專家指出,《指南》能夠為社會提供指導性意見,而國家標準則能夠統一社會對于某一具體問題的差異,最終趨向達到一致。但是,在強制性、權威性與震懾力上,指南和國家標準都不可能替代法律法規的作用。
實際上,我國早已經認識到個人信息保護問題,目前,有近40部法律、30余部法規,以及近200部規章都有涉及。陳浩指出,比如《護照法》規定,泄露因制作、簽發護照而知悉的公民個人信息,侵害公民合法權益的,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另外,《身份證法》規定,國家機關或者金融、電信、交通、教育、醫療等單位的工作人員泄露在履行職責或者提供服務過程中獲得的居民身份證記載的公民個人信息,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上一頁1 2 下一頁
推薦閱讀
騰訊淘寶大PK,女生消費20萬大呼再網購就剁手。傳統意義上大家一般都認為女生更愛購物,去年更是有一位女生在網購花費了20多萬元之后在網上大呼“再網購就剁手”。然而,騰訊公布的數字卻顯示,男性網購起來也一點都>>>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guandian/yejie/20111230/1595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