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魯迅語錄、胡適日記到白巖松點評時事、李開復推薦書單,網絡流行的名人名言到底有多少是人工杜撰的高仿品?網友們戲稱,白巖松、崔永元、柴靜、張泉靈是四大“雞湯盆”,把勵志的心靈雞湯式警句倒在他們的“盆”里,立刻傳千里,如李開復、馮小剛、宋丹丹、王朔等名人,也成為假名言偽托者。
打假速度拼不過傳假
時下電視劇主打婚戀題材,魯迅“語錄”與時俱進,當起柏阿姨,“婚姻中最折磨人的,并非沖突,而是厭倦;肯以本色示人者,必有禪心和定力……”翻遍《魯迅全集》找不到這些話。胡適日記打牌選段,早被證明是高仿段子,依舊在網上隔三差五出現。
逝者無法辯白,活人照樣有理說不清。主持人段暄在微博上透露:“網上瘋傳白巖松的一段語錄:‘國家是用來實現我們理想的,不是用來讓我們熱愛的。 ’把這段話說給巖松的時候,他很憤怒和無奈。編這段話的人用心險惡。 ”在百度白巖松貼吧,真假語錄也是激辯焦點。網上有一段他抨擊9·11事件報道獨缺中國一家的話,便被貼吧網友指正,“白巖松在自己的著作里有第一手詳述,沒有人傳播,瘋傳的偏偏是二、三手甚至是經過很多手、被歪曲更改過的文章;還有以他的名義討論汶川地震和日本地震捐款,語言東一錘西一棒的,嚴重沒邏輯性,還說什么‘是中國人就轉’,簡直神經質”。
好友和粉絲為白巖松正名,李開復干脆自己貼出打假聲明:“看到有幾條轉發數千的‘李開復推薦的十本書’微博。這些微博里的十本有兩本膚淺、一本過時、三本電影改編,兩本沒讀過、兩本沒聽過,沒有一本是我認可的。各個讀書勵志名言賬號:請你們不要再造假傷害讀者。 ”
高仿名言為博取眼球
他們已不在江湖,江湖上卻有他們的傳說。幾乎所有剛死去的名人,都會僵尸復活冒出一大堆名言警句,“喬布斯體”紅極一時,至今猶有余音。有網友感嘆,“微博語錄都已經產業化了,柏拉圖是純情派最愛,村上春樹也經常被扣屎盆。偽造的《蘭德報告》,現在又成了希拉里的話”,“罵管理、怨社會、加上名人招牌就能登堂入室”。
假托的名人名言一開始或許有市場,但越來越多人意識到鑒別真假的重要性。有心人總結出源頭:這些假名言大部分都出自非認證ID,為吸粉而造謠造假、激發民憤;有些營銷賬號將網友言論改頭換面,扣上名人帽子招徠讀者。
人云亦云要不得
如何區別李逵和李鬼?方法很簡單,遇到存疑的名人名言,在搜索時加入日期范圍過濾器,看看事發前后網上是否出現過類似的語句,有時加上“偽造”“謠言”等
推薦閱讀
史玉柱要進入網絡游戲被史玉柱已斥資在紐約時代廣場購入多塊廣告屏,美國東部時間4月9日開始播放《征途2S》制廣告片,從這個軌跡看,史玉柱似乎要將腦白金的營銷思路貫徹到底。2004年,盛大、網易等游戲廠商正如日中>>>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guandian/yejie/20111230/159537.html